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590章 搁置争议,共同发展

第590章 搁置争议,共同发展(1 / 2)

第590章搁置争议,共同发展

四楼的隔间内静得落针可闻,

即便大门敞开,也抵挡不住白日的闷热。

而场中,气氛怪异,众人面面相觑。

在场一些大人看向最前方的陆云逸,不少人眼神中闪烁着精光。

今日他们前来,本是想“化缘”,

即便无法参与商行事务,

也要加入商行后续的供应链,好歹能有个稳定赚钱的渠道。

但现在看来,分明是请君入瓮,人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是他们惦记着商行的钱,

而是陆云逸盯上了他们衙门的钱。

而且,这一番操作,让许多人觉得似曾相识。

有点像当初拉拢都督府和工部衙门时的情形。

就在诸位大人思绪万千之时,

坐在上首的陆云逸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面露微笑。

“有了成功的经验,再做类似的事就容易多了。”

商行可预见的成功,已充分证明陆云逸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还能带着大家赚钱,这正是诸位大人今日肯来的原因。

事实上,对他们而言,

赚钱的门路从不匮乏,但缺的是合法且光明正大的赚钱途径。

而“商行”就是这样的生意,

赚的钱不少还为国为民占据大义,这简直好到不能再好了。

屋内沉静了片刻,工部尚书秦逵笑呵呵地开口:

“陆大人,说说你的想法吧,

我们在朝廷任职多年,对商贾之事一知半解,你可得讲详细些。”

安静被打破,陆云逸顺势接过话茬,

看向在场诸位大人,沉声道:

“诸位大人,混凝土在工部衙门已得到初步验证,

这东西不仅能修桥铺路,还能修筑堤坝等重要工事。

但在这次的试验中,工部发现了混凝土的一个新用途。”

“新用途”

在场众人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看着所在的房子。

陆云逸留意到他们的举动,

对这些人的敏锐嗅觉感到有些惊讶。

“诸位大人想必已有一些猜测,

还请抬头看看四周,这就是用混凝土新建的房子,

诸位不妨猜猜,修建这么大一间屋子,需要多少钱。”

屋内的气氛陡然轻松起来,

不少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过这仅限于桌上的尚书、都督、堂官,

坐在后面的诸多主事脸色始终凝重,

手中不停地书写,做着记录,这也是他们此行跟随而来的意义。

“这么大的房舍,怎么也得上百两吧。”

耿忠率先开口,甚至还站起来仔细打量,用手捶了捶墙壁。

兵部尚书沈溍眯起眼睛,摇了摇头:

“肯定不止,混凝土是新材料,

供应紧张,必然昂贵,这屋子的坚固程度如何”

陆云逸回答:

“比寻常土屋,坚固百倍不止。”

沈溍脸色变得凝重,

作为兵部尚书,他见识过混凝土的性能和坚固程度,便沉声道:

“说不定要三百两。”

陆云逸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在场的诸位大人,笑着直言:

“下官也不兜圈子了,

如今诸位大人看到的整个四层,总共费八十两。”

在场气氛瞬间凝固,

诸多大人眉头紧皱,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所处的屋子。

整个四层

如果没记错的话,除了这间屋子,还有至少三四个房间。

这么大的房子,居然只需八十两

“当然,这是熟练工匠施工,再加上工坊的供应链优势,

才能把成本压低到这个价格。

而且下官还可以告诉诸位,

眼前这些屋子,由熟练工匠操持,工期不过三日。”

兵部尚书沈溍眉头紧锁,

他很快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两军对峙动辄数月,军士们要么挖壕沟,要么住帐篷,环境恶劣至极。

而有了这东西,临时修建一些简易房舍完全可行。

户部尚书李原名出声打断了沈溍的思绪,

他声音平和,但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异样:

“陆大人,您是想拉着我们一起建房子”

陆云逸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话头,直言道:

“李大人所言极是,混凝土物美价廉,且极为坚固,

风吹不倒,雨淋不塌,最适合修路和建房。

而在下官看来,建房这门生意,

比商行还要赚钱无数倍,上上下下都能从中获利。”

此话一出,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他,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

李原名思索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应天也有不少工坊从事建房业务,确实非常赚钱,

但本官总觉得,用混凝土修建房舍在应天城中会显得极为怪异。

太过扎眼了,可能会引发一些变故,

百姓见了,难免会胡思乱想。”

屋内气氛有些凝重。

李原名是礼部尚书,

他认为不好的事,自然有其道理,

虽然在场一些人不明白不好在哪里。

李原名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道:

“如今应天城商贸繁荣,不少商贾居住的是新建的木房子,

外观大气,尤为奢华,

可靠近城墙的百姓住的还是土房子。

朝廷只是对其外观稍加遮掩,

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突兀,但差别终究存在。

这种差别对实质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人心的影响却很深远。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

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人产生‘人不如我,我为何不如人’的想法,

到那时,礼乐崩坏就不远了。

混凝土修筑的房子虽好且便宜,

但在本官看来,这类房舍样式单调,只能用来遮风挡雨。

而富商权贵以及你我,会去住这等房子嘛

住的仍是奢华而不失内敛的宅院、宽敞、舒心。

如此一来,人为地划分高低贵贱,这可不好”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的视线都在李原名身上,

他坦然自若,声音醇厚:

“现在的应天城,高低贵贱实质虽存在。

但至少放眼望去,面上过得去,宅子和屋子看起来相差不大。

而这混凝土修筑的房舍太过扎眼,一眼就能看到,

百姓住在里面固然遮风挡雨,但来到外面看到权贵所住的宅院,

岂不是在时刻提醒自己我不如人”

李原名滔滔不绝,但在场的大人们都听进去了。

礼部就是这样。

说能干的事不一定能干,但说不能干的事,那一定不能干。

毕竟在礼乐、人心方面,礼部最为擅长。

许多事情初期看似影响不大,但长此以往就是国朝崩坏的根源,

而礼部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它负责处理最为复杂的“人心”,也就是宣传工作。

陆云逸也听进去了,眉头微微皱起,

仔细思索后他确定,

李原名不是无端生事,而是在切实履行职责。

顿了顿,陆云逸沉声道:

“李大人,下官并非要在城中建房,

而是在城外的诸多村落建房,此次商行的奖项就是一种宣传。”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想起了那个“村庄重修”的奖项,

不少人面露诧异,心中震惊。

原本以为这只是商行内部的奖励,

再往远了想,是为了吸引村庄加入商行体系。

但真正目的竟然是另起炉灶

想明白这点后,不少人看向陆云逸的眼中多了几分忌惮,

草蛇灰线、一举多得,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李原名陷入沉思,看向身旁的右侍郎张智,眼神中带着询问。

张智沉思片刻,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