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并州地势险要,又有山河之利,使得外界难以攻入并州。
李渊的势力如日中天,而大汉境内却烽火连天、战乱频仍。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投靠李渊的念头。
张扬这个人,功利心颇重,他深知在乱世之中,只有依附强大的势力才能有所作为。
而李渊如今的实力,无疑让他看到了实现自己野心的希望。
李渊放下手中的名单,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有些纠结,是否要将那三十一名成绩不及格的人也列入官员名单之中。
毕竟,之前他放出的话是只录取前一百名。
李渊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情愿的,但他也明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尤其是他作为一州之主,更不能失信于人。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李渊最终还是决定放下心中的不满,将这一百人的名单公布出去。
这份名单被张贴在了州牧府门外的告示栏中,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而此时,在州牧府外,早已聚集了上千人。
他们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着选官的最终结果。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着整个并州的未来走向。
尤其是那些世家豪强,他们对这次选官结果格外关注,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家族在并州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了,中了!”
站在前面的几大家族看到榜单上自家子侄的名字后,立刻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欢呼。
与此同时,其余几家也看到了自家子侄的名字,同样喜不自禁。
这一时刻,他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多年的努力和期望终于得到了回报。
几乎并州所有世家的人都榜上有名,这并非偶然。
与那些豪强出身的人相比,世家在学识方面有着上百年的深厚传承。
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家族的文化底蕴上,更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上。
而且,世家的学子并不是一个人在参考。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许多家族都会将族内那些有学识的族人都送去参加考试。
这样一来,他们的成功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上党、太原、河东这三郡之地的世家表现尤为突出。
榜单上有七成都是他们世家的子弟,这个比例让人惊叹不已。
相比之下,豪强、寒门以及普通人所占的比例仅为三成。
李渊自然也清楚录取的人数以世家最多,但他对此也无可奈何。
毕竟,豪强出身的那些考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
他总不能为了打压世家,而找一些滥竽充数的人去抢占名额吧?
那样做不仅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也会影响到整个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