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舒两个人选一说出口,顿时朝堂炸了锅。
荀顗怒道:“陛下,魏舒所言乃是乱国之举,文俶降将之身,桀骜难驯,不可付以兵权;刘渊不过十几岁,还是匈奴人,其心更是难测,决不可用!”
散骑常侍孔恂也进言道:“匈奴与汉人数百年纷争,相互猜忌,难有信赖,赋予刘渊兵权,若是临阵倒戈,我军不战自乱也!”
魏舒暗暗叹了口气,这些朝臣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拿着朝廷大事当做儿戏。眼下汉军实力庞大,前线需要增派猛将,协助陈骞,方为上策。
司马昭则摆了摆手:“魏尚书为国举贤,也是一片好心,大家不必在意。”,随后转身向曹奂行礼:“陛下,臣愿意亲自领兵出征,收复雍凉二州。”
“大将军,蜀寇虽然眼下势大,但大将军亲自出马,风险太大,还望您三思。”,魏舒听了又感觉不大好,赶紧上前开始劝了两句,司马昭亲征,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魏国的局面顿时就会混乱起来了。
但魏舒还没劝两句,荀顗、荀勖等人立刻开始吹嘘起来,说司马昭亲统大军必能大获全胜,并且主张起精兵二十万,大举进犯,不过经过讨论之后,还是决定起兵十五万,尽快发兵长安与汉军作战。
魏舒看着事不可为,也不再多说,下朝之后忧虑不已,随即被一个人拦住,魏舒定睛一看,正是庾纯。
庾纯笑道:“魏尚书眉头紧锁,可是有何烦心之事啊?不妨一吐为快?”
魏舒叹了口气:“没什么,中郎令在此,不知道有何事?”
庾纯左右看了看,说道:“今日无事,纯略备薄酒,不知可否请魏尚书前来一叙?”
魏舒想了想也是闲来无事,正好心里也比较烦恼,于是也就答应了下来,跟着前往了庾纯府邸,很快酒菜摆好之后,几人就开始聊了起来。
喝了两杯之后,庾纯也开启了自己的话题:“今日朝廷之上,魏尚书与荀顗等人争论援军主将,可大将军却决定亲征雍凉,不用您的建议,魏公可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吗?”
魏舒也是饮了一爵酒后,将酒爵重重放在了桌上:“呵!蜀军十万之众,连战连胜,兵强马壮,眼下当以勇武对抗,大将军亲征虽说也不是不行,可对面不是诸葛诞和毋丘俭,姜维、诸葛瞻、廖化、夏侯霸等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一旦大将军有个差池,只怕大魏前途不妙了。”
庾纯问道:“可您推荐的刘渊年纪太轻且是匈奴人,文俶又与……大将军颇有矛盾,他们又怎么会同意?”
魏舒摇摇头:“中郎令你不知道,刘渊虽是匈奴人,只有十七岁,但饱读经学子集,已经与我汉人无二,且兼通文武,心胸广博,乃是良才,用他也可以示好于五部匈奴。而那文俶更是勇冠三军,气魄豪迈,也是先锋之大才,可大将军偏信贾充和荀顗,弃此良才不用,我实在是担忧不已。”
庾纯也是一口酒下肚,随即也是有些不屑:“什么国家前程,大将军不过就是在乎着荀家、贾家、和他们司马家自己的利益罢了,高贵乡公之事后,大将军一直就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稳固自己的地位,眼下若能将蜀军赶出雍凉,于他才是大大有利。”
魏舒闭上了眼:“两国交战,若是庙堂谋算落了下乘,安得战场兵胜?国家如此,真是令人心寒。”
庾纯上了情绪,忿忿道:“蜀军逼近在即,朝堂之上,却是如此扯皮的情况,贾充这个佞臣迷惑大将军,真就该除了他。”
魏舒也是叹了口气:“但愿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