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人间一隅 > 第126章 又迎新春辞旧岁7

第126章 又迎新春辞旧岁7(1 / 2)

冯志刚家的院子极大,想来应该是家里两三处宅院合一的。至少是两处,还得是宅基地面积较大的。除了坐北朝南的大约六间堂屋,东西各有六间偏房,院子进门正中一个影壁,后面对门有花圃,影壁后东侧,有口水井,上面是老式打水辘轳。

没等细看,冯志刚就把我们一行人,直接领进了西南边偏房。

一进屋,一股带着酒香的热气扑面而来。

一眼就看到,屋子西南角,一个大大的酒锅。灶堂里火烧的正旺,酒锅封闭的很好,并没多少蒸汽溢出。靠近灶台,一根竹管从酒锅上方伸出,弯折向下,伸入灶上一只小缸中,小缸底部又接了一小截竹管,清亮的酒液,如沽沽细流,从竹管中流出,流到下方一个木桶中。

边看边走到屋内。一下子涌进十多个人,屋子里也没有显得太拥挤。这是三间房,没有隔墙,抬头就能看到房顶的大梁和椽檩。屋内正中,两张小八仙桌拼在一起,足够我们坐下,而南墙边,一溜摆着四个大大的酒缸,还有四个小些的酒缸。

看到这一摆设布局,我不由感到一阵亲切,没有顾上一帮人的寒暄,不由自主走向灶旁,随手往灶堂里添了两根木柴,然后认真看着酒锅。

农村烧酒的锅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扣的两口大锅,发酵好的酒料,直接在锅里煮,可是放在中间的篦子上蒸,上面扣的锅底,会开出小洞,接上面连接竹管,现在已大多用工业制造的软管,蒸汽从小洞,顺着管道进入灶台上的冷水缸冷却成酒液。

这个缸也是特制的双层缸,就是烧酒专用的冷凝缸。中间中空,周围冷水。

这是以前的做法器具和工艺,现在还有烧酒的,大多用了专业的冷凝设备。

所以,我看到糊锅(密封)的黄泥,还有引流的竹管,老式的冷凝缸,备感亲切。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出酒口,顺手拿起灶台上一个木瓢,接了一些酒液,放到嘴边喝了一口。

口中三转,闷口入喉。

入口醇香,入腹如刀!

我张口呼出一口酒气,心中大呼大意了!

这估计才刚进入酒身,得有60度往上。

看看酒瓢,还有一口的样子,这放下也不合适,索性又一口闷下,咧嘴道:“果然好酒!”

放下酒瓢,转身,才发现十多人都在看着我。

我尴尬笑着说:“嘿,对不起对不起,失礼了!失礼了!”

酒坊里面灯光昏暗,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小朋友,酒怎么样?”

随着声音,我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对襟上衣,卷着袖口,一脸白色胡须的老汉,正对着我微笑。

“好酒啊爷爷,大意了,还好不是酒头!”

我摸摸头,咧嘴不好意思的笑道:“小子失礼了,老人家见谅。”

老汉招手:“过来吃点儿东西垫一下。”

我走过去,也在桌子旁边坐下。

老汉伸手去桌子上的筐子中,拿出一团卤肉,递给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才过瘾,哈哈,快吃点儿,别醉了!”

冯志刚这时插话介绍:“幺弟,这是我爷爷.....”

我赶忙接过肉,连声道谢:“谢谢爷爷,您这放在三百年前,绝对是大侠一级的人物。”

老爷子又笑了起来。

胡中华说:“冯爷爷,幺弟这点儿酒,没事,没湿麦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