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河西营的未来
京城的规矩大。
王信有些理解了。
如果在扬州的话,许多事情自己向林如海打声招呼就行。
在京城不能这么做,每一步都要记录在案,有迹可循。军营出操的事,不光要提督府点头,还要经过兵部,甚至宫里头太监的同意。
兵部员外郎陈言乘坐轿子,来到河西小营营门口。
得知陈言到来,王信亲自出来迎接。
看着焕然一新的营房,生气勃勃的气氛,陈言夸赞道:“王将军治军有方,令人叹服。”
去年此人从地方轮班到京,佐击升都司的手续还是自己给他办的,结果已经成为了游击将军,此人才二十几岁,年轻的有些过分。
员外郎是从五品,游击将军是从三品。
品级虽然差距大,可是文武有别。
何况兵部还是京营的上级部门,反而是游击将军要哄着兵部员外郎,如果是贾政,他是工部的员外郎,地位要更高。
因为贾政不是普通的官员,而是一方势力的重要人物之一。
官场上的事不只是看品级。
还要看职权,关系,影响力等等。
犹如东军里的朱胜功只是舍人,可谁敢把他只当做舍人看待。
王信态度和善,请陈言去了营房里的正堂,让人送了茶水上来,寒暄了一番,陈言说明来意,“你递交兵部的公文,上头已经给了回复,让你写一份详细的章程出来。”
没想到会这样,好奇道:“有不对的地方”
“是好事。”
人们最喜欢锦上添,陈言先给了肯定,才又笑道:“因为上头重视才要你写,如果不重视,或批或否而已。”
原来如此。
不过到底要写多详细,以及上头在意的是什么,既然陈言来都来了,当然要问清楚,王信详细的问了起来,引起了谁的重视,想要看到什么云云。
陈言摇了摇头:“有些事连我也不清楚,我怎么来答你。”
看着眼前如此年轻的将军,陈言又耐心提点道:“别管上头是谁,你用你平日那细心的性子去做,等待结果就行了。”
这倒是。
王信内心认可。
无论什么时候,机会留给的是有准备的人。
自己要打造一支强军,不光对自己好,对大周也好,对自己的属下也好,总之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呢,自己也不会强求。
上头要是知道是好事,支持自己,那自己用心去做。
上头要是不支持,那自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也不亏。
自己这个游击将军不是假的。
手下们的一片忠心也不是假的。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那我现在就写”
“现在”陈言一脸诧异。
王信说做就做,让人送来笔墨,铺开在案台上,当着陈言的面写了起来,陈言越发好奇,凑上去观看。
王信先从鸟铳、佛郎机等优劣写起,然后比较弓箭等,乃至于两者的应用思路,再是战场上的战术云云,一环接一环。
陈言不懂好坏,但是看到如此详细的数目与文字,内心暗暗佩服。
此人与他的名气实在是名副其实。
虽然很年轻,但是做事沉稳,心中有数,眼前此人这幅信手拈来的态度,说明此人对军队的操练并不是随便想想,而是深思熟虑,且有真正的思路,否则不会如此轻易。
过了片刻,王信写完了,等字迹干透,然后交给陈言。
送走了陈言,王信才叫来张灿等人。
“操练火器的事大概是准了。”
既然上头关注,说明心里认可,不过是要多了解些,应该不会错,王信告诉众人:“五百名鸟铳手,一百二十名炮兵从全军挑选出来,以各项考核为准。”
众人一脸严肃。
这并不只是简单的操练火器,而是关乎整个河西营的未来。
因为河西营有两千人。
又要训练骑兵,还有健全后营的管理,如今要抽调六百二十名士兵,那么以后的河西营将分为三部,一部骑兵,一部后营,一部火器兵。
营里还有的弓兵等,地位将会是辅助。
“将军要求炮兵每个人要善于数学,这点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汤平忍不住开口,不光是
以前要认字,还要会写,很多人跟不上了,现在又加上算数,且不是简单的算数,各种看起来让人目瞪口呆的算数方式,更多的人跟不上。
“菜就多练,跟不上就多学。”王信摇头拒绝。
任何事都不应该固定下来。
比如经商,经商的商人从竞争中走出来,那么活力越高,潜力越大,竞争力也越强。
又比如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