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克雷兄弟(1 / 2)

第196章克雷兄弟

在苏珊大妈家搭伙果然便宜,苏珊答应他午餐和晚餐主食都是白面包,但会有一个肉菜一个素菜和一个汤,每天两餐的费用是40便士。

这个价格应该比市价还便宜了一些,苏珊大妈肯定是挣钱的,但是挣多少就不知道了。

这个却不必管,只要不超支就行,如今每天还能节约10个便士,每个月可以节约下来3镑,这就很不错了。

但他知道,这对于大学的生活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因为,在国外的很多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结交人脉资源,是社交。

没有余钱的话,他们就无法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能参与同学之间的聚会。

因为同学之间的各种聚会都是aa制,或者轮流请客制,他们的零钱根本不够他们参与这种社交活动。

而如果经常拒绝社交,以后就没人会再喊他们,他们也会在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们心中留下孤僻的印象。

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会很快扩展到整个群体,让所有的国内留学生都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初期的留学生几乎都是这个样子。而上级还不允许他们打工挣钱,自己养活自己。

就这样,孙志伟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众多选修课中,他重点选择了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大类。

专业英语中他又选择了商业英语,机械英语和法律英语三种。

一开始的一个月他在尽量适应新的环境,每周不停的上课上课,一到周末就回使馆开会学习,顺便在使馆蹭几顿好的。

毕竟才20便士的餐费,他没指望苏珊大妈能给他准备多好的食物,只能说可以填饱肚子。

而他自己准备的备用食物不是这个时候用的,只有在使馆有免费餐,因为使馆里的同志们还自己种菜,所以这里可以吃到新鲜的国内蔬菜。

伦敦市面上的蔬菜种类十分有限,不是莴苣就是洋葱,要么就是生菜,一个月后,当孙志伟看到使馆包的韭菜饺子的时候,眼睛都要发绿了。

期间,他也见到了第一批过来的那些十几岁大的孩子们,他们被安排在周边的一个小城中学学习英语,每周也会安排回来过周末。

这些孩子们无论行为穿着,都没孙志伟他们这批留学生那么正式。

周末的生活会结束后,孙志伟还经常找使馆的工作人员攀谈,了解伦敦市区的情况。

而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不是经常在外面闲逛,知道的东西很有限。

但他依然从他们口中,知道了伦敦现在的黑道大佬的名称:克雷兄弟。

这个名字他知道,那是一对双胞胎大佬,拳击手出身,在整个伦敦东区横行几十年。

哥哥瑞基具有胆识、做事果断、充满自信十分傲慢;弟弟郎恩,却是个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脾气古怪,喜怒无常,还是个双插头。

两人黑白通吃,连报纸都不敢报道,普通人更是提都不敢提起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