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武侠修真 > 大道飘渺 > 第174章 飘渺之道

第174章 飘渺之道(1 / 2)

第174章飘渺之道

临时洞府内。

李默、朱伟静心品茶,促膝长谈。

李默静心凝神,倾听朱伟讲道,似乎心有所悟。

“符箓之道,在于以灵体为媒介,结合自身感悟,以符的方式改变现实,所以在天符门的人看来,所有的制符师都是书生,都在用符畅想未来。”

对于天符门的人来说,乞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乞灵”

李默作为炼器师,对于乞灵术也有所接触,但只有在炼制法宝阶段才会有所应用,另外《飘渺盒》中也有相关记载,这似乎是另一种天地秩序,与上古金蚪文有所关联的样子。

至于制符过程中所谓的自身感悟,一方面是指制符师本身的道行,另一方面则是制符过程中的种种秘术加持了。

所谓以符的方式改变现实、畅想未来,则可以看作是天符门的用符理念,因此在施符时,也可以通过秘术加持,提升灵符的威能。

记得朱伟在对付刘彪的时候,便是通过初阶高级灵符,发挥出中阶灵符的威能,粉碎了刘彪的攻势,将其重创。

“我来现场演示一番吧。”

“好!”

朱伟伸出右手,汇聚出一颗火球术。

随着他注入足够的法力,这颗火球术迅速稳定下来,飘浮在了空中,紧接着他拿出各种制服工具,并开始了乞灵仪式。

朱伟竟是围绕着这颗火球,开始载歌载舞起来。

他表情热烈,动作奔放,仿佛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愚民,围绕篝火起伏,让李默不忍直视。

不过李默很快便发现,朱伟的神念,似乎与某种东西形成了共振。

李默的表情渐渐严肃,他在清水镇办案时,曾利用总旗腰牌与清水河神沟通,似乎与这种方式很像,神念同样处于一种虚无缥缈的共振状态。

“灵。”

李默决定以后有空好好查询一番关于灵的资料。

约一炷香的功夫后,朱伟仿佛跳大神的神婆,猛地停下了动作,嘴巴里说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拿起毛笔沾着妖血,开始在灵纸上书写。

他的双眼冒着橙色的灵光,好似欢呼雀跃的火苗,神魂似乎与另一个东西融合,空中的那颗火球则是双方的联系介质。

“请神上身”

李默心中为天符门的制符方式震惊。

这类秘术他倒是稍稍有所了解,各宗门的祖师堂,也具有此类秘术特性,可以请祖师上身。

朱伟书写灵符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消耗灵的过程。

直到他书写完毕,眼中的火球消散的同时,他眼中的橙色灵光也随之消散了。

“成功了”

李默感受到这张灵符上的灵力,本能地询问道。

朱伟稍显疲倦,他拿起灵符微微一笑,随即摇了摇头。

“这只能说是个模板而已,威能与初阶低级火球术相当,你看这张灵符,还有许多空白之地,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像盖章一样,将各种秘术加持在此符上,以令其发挥出远超初阶低级法术的威能,不过在此过程中,随着灵符上汇聚的各种秘术越来越多,失败率也将不断提升……”

李默听着朱伟的耐心讲述,不禁回想起当初在十八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那时的他,化名为张铁蛋,混入平山会。

不论是法器,还是法术,他的手段都是以符的形态出现。

现在到了与刘彪斗法的阶段,就更离谱了,他甚至将心魔也制作为符箓,天符门的主修功法实在奇异,而且多半还融合了有助于完成乞灵仪式的手段。

低阶的灵符,可以是特质灵纸作为载体。

中阶的灵符,则往往要用各种妖兽的皮特制。

至于高阶的灵符,朱伟也没有见过。

但是理论来说,只有用金丹期以上妖兽的兽皮,才能作为载体,古人也会用特质的翡翠、玉石、鳞甲制作,并能够反复使用,只是技艺如今已经失传。

……

就这般。

大半个月后,夕月结束。

在朱伟的娓娓讲述中,李默对于符箓之道深有感悟,算是初步了解了各种常识与制符机制。

他逐渐有所明悟的同时,却也稍显迷茫起来。

他的明悟来自于符箓之道技艺本身,相信随着勤加练习,日后定能够亲自制作灵符。

而他的迷茫,则是来自于飘渺梦境。

他利用真魔分身,将本体召唤进了飘渺梦境,却发现飘渺梦境中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各种变化,对此他产生了两种怀疑。

一种是他接触符箓之道尚短,还没有引起飘渺盒的奇幻、梦想、憧憬道统契合。

一种是飘渺梦境中,没有所谓的灵。

他暂时将疑惑压在心底,等待以后慢慢探索。

“李总旗,你可听说过,万事万物,皆可入道”

“你是说,天符门追逐的,乃是以符入道”

“正是。”

朱伟面露傲然。

“以丹入道,傀儡入道,在你们灵目门当中,应该较为常见,至于以阵入道者,则要相对困难许多,天符门以符入道,制符师会在制符过程中,不断地感悟灵体、感悟自身、感悟天地……”

朱伟的话,让李默若有所思。

他一直以为自己追逐的乃是万物灵长之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此刻他突然有所感悟,他所追逐的,似乎乃是飘渺盒中的道,那种充满奇幻、梦想、憧憬的道统。

其他诸多表象,只是他追逐道统的手段而已。

朱伟虽然说得天乱坠,但李默却想到了问题的本质。

“飘渺之道”

这种道统性质,似乎还具有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拼搏努力,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那么一丝意境,有一点儿童话般的感觉。

而万物灵长之道,则是绝对的冰冷,操纵运用各种工具,更像是一种成年人荒野求生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三千大道吗。”

万物灵长之道、自然之道、长生不死之道、极乐之乐之道、因果之道、以力证道、无极之道、性命双修之道、飘渺之道、万鳞之长之道、原始真魔之道、修罗真魔之道……

还有各种以技入道,包括但不限于以符入道、以丹入道、以阵入道、符文入道、傀儡入道……

各类道统,殊途同归。

它们相互之间,既有隔阂,又有契合。

天符门在乾国之中,并非强盛的宗门,高阶修士的数量也始终保持在数量较低的水准。

一来是宗门功法限制、机缘所限。

二来则是天符门成立时间太短,只有区区三百余年而已,底蕴不足,开山时间仅比傀儡门早一点而已。

朱伟的假期结束。

告别了李默后,他离开了清明山,前往了百安县。

……

李默的假期更长一些。

数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