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学术天才
这段时间,周浩然一直都在做营销。
做得也挺好。
不过,技术和产品才是他的老本行。
这次来了一趟大学,处理了点技术上的小问题,就觉得很充实。
通过这件事,也很顺利的跟程院长建立了联系。
两人去他的办公室谈话。
周浩然才说明真正的来意,他想休学。
着实又把程德昌给震到了。
“休学你是新生”
“对。”
“大一新生”
程德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周浩然笑笑,“从小对计算机感兴趣,看过一些编程方面的书。”
程德昌就有些恨铁不成钢,“你有这天份,就应该来学校里好好学习啊,在电视台里工作……这怎么能跟你未来的远大成就比”
周浩然很无奈的说:“学也没法学啊,我跟谁学老院长,说句不谦虚的话,把国内所有的编程工程师都加在一起,都比不过我一个小手指。”
程德昌气得吹胡子瞪眼,“年纪轻轻,别说大话!”
“真不是大话。”周浩然正气凛然,“就比如java语言,我对这门语言的理解,比创造了这门语言的人还深呢。”
“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就飘成这样”
程德昌院长爱才心切,却发现这小子太不踏实了,尾巴翘到了天上。
周浩然正色道:“可不仅这一个,java现在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比如堆内存控制不足、内存占用高、jv启动开销、大缺乏泛型支持、不支持硬件加速和复杂动画,还要手动实现迭代器……这太多了。”
“呃……”
程德昌觉得这小子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周浩然笑道:“我打算写几篇论文呢,一来是帮助java语言的进步和更新,二来也可以帮助全球的java开发者少走弯路。”
程德昌语重心长,“该念的书,还是得念。”
周浩然道:“老院长,我没时间啊。”
“就真在电视台工作”
“我得赚钱啊。”
“你这么年轻,你来读书,我给你找奖学金,大学四年你一分钱都不用!”
程德昌是真想帮助他。
周浩然叹了口气,“老院长,我不是当科学家的料,我没有踏实下来攻坚计算机科学的心态。”
“那你学历不要了”
程德昌有些奇怪。
不明白他为什么叫自己“老院长”。
他是在任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没退居二线,也没调到其他岗位去。
难道是因为年纪大,所以才叫老院长
周浩然瞥他一眼,“我也正愁呢,老院长,你这边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既不用来上学,也能拿到学位”
“不可能。”程德昌其实有这样的权力,可他不会任性的行使,“教育部门的规定,全日制本科生不允许全职工作。缺勤三分之一,要面临休学或者退学。”
周浩然试探着问:“那我跨过本科,直接来读你的博士,怎么样”
程德昌失笑道:“硕士都跨过了”
“不读硕士。”
周浩然上辈子在常春藤的伯克利大学读硕士,过去的老路可不想再重走一遍浪费时间。
程德昌有点冥顽不化,“不行了,教育改革了,不允许开这个口子了。现在推行的是逐级升学制度,你得一级一级的读上来。要是八十年代,你还有机会。”
周浩然笑呵呵,“老院长,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对于一些学术天才,总可以绕开规定。”
“你是学术天才”
程德昌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
周浩然沉吟一下,询问道:“老院长,你是院士吧”
“嗯。”
“你申请过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吗”
“没有。”
程德昌摇了摇头。
周浩然试探着问:“我要是被选为了美国的外籍院士,怎么办”
“啊”程德昌又好气又好笑,“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写几篇重磅论文,就算当不了院士,至少也能拿几个常春藤高校的名誉博士。”
周浩然不是在吹牛。
对互联网技术的演化史,他真是太清楚了。不过,他不可能精通每一个技术方向,他在学术上主攻的是大数据采集。
这可就太重要了!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普遍判断就出现了,可是难以实现。
两方面原因,硬件层面,是性能不够;软件层面,就是大数据技术。
谷歌后来能独霸天下,成为全球开发者的信仰圣地,就是因为谷歌在大数据领域的理论性突破,终于给全人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周浩然达不到谷歌科学家的那种水平。
可现在才1996年啊。
提前了七八年!
他可以通过结果去反推过程,近几年就把相关理论给抛出来。哪怕他水平不够,做一些技术性的阉割……只要给行业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就足以引起巨大的震动。
程德昌却很头疼,“小周,你很有才华,编程能力很强,可是在计算机行业里,编程这只是小道。我的那些学生,都比我会编程。”
周浩然笑道:“我知道,所以java语言只是个突破口。我围绕着java写几篇论文,主要是为了先引起行业的认可,获得一定的知名度。然后我才会抛出一些划时代的理论性论文,给it行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