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发展壮大
吃晚饭的时候,方明澈拎着老丈人送的两条大鱼过去,找崔老板给加工。林父也知道他们这边晚上吃饭的人多,如今要坐两大桌。于是让儿子直接把最大的两条给送了过来。
林怿自然顺理成章的就一道过去了。他就挨着韩梅一起坐。
今天恰好是刚发了八月份的工资,还有奖金。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喜滋滋的。
虽然方明澈说了让大家不要在外头显摆,但这种喜气洋洋是忍不住的。毕竟是头回拿到大几十上百的奖金啊!而且,这不是只有一次,只要海外的办事处卖手工艺品的生意好,这是长期的!
这份喜悦,真的是忍都忍不住!
这会儿是在包间里,除了自己人也只有林怿这个家属。所以有几个人就忍不住说起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没办法,人总是有情绪的。
虽然大家没有具体说数字,彼此其实也不太清楚,除非私下对过帐了。但林怿多少还是能猜出来他们拿了自己几个月工资的。韩梅对他也不是一点没有透露,也是忍不住啊。而且,韩梅在这里头不算是资深的。其他人拿得比她还多!
方明澈瞅了瞅林怿,看他好像也有些受刺激了。不是打算就这么端着铁饭碗混下去么还是没那么淡定啊。本来嘛,自己老婆的收入是自己的几倍,居然还能稳得起也是人才。不就是仗着他老婆端的是自己姐姐、姐夫的饭碗么。
方明澈也没出声,径直吃着饭。还照顾颜颜吃鱼,“小心点啊,有些刺很小的。就算剥了大刺也可能有小刺。你抿一下,不要直接就吃。”
“嗯。”颜颜正吃着鱼肉,抽空应了一声。
在老师开的因是禁忌单上,鱼肉是可以吃的,所以颜颜放得很开。就是其他的,她想吃也就夹来吃,最多少吃点!
她原本还以为破了口戒,就再也不能跳舞了。但只要能把吃下去的热量都消耗了就好。大不了多跳跳舞、打打拳嘛。她觉得可以两不误。
吃过回到家,小姑娘自个就上了小房间的磅秤。这是之前卖菜的时候买的。舞蹈老师让她们时不时称一称,做个记录。还有这个年龄段正常体重该有多少,也要做到心头有数。
哦,还有身高,也要经常量。妈妈做衣服有软尺,她自己都可以量。正常体重和身高挂钩的。
“爸爸,我多重啊”
方明澈随口给她报了数,然后教她怎么认秤的刻度。这显然以后要经常称了啊,自己会认秤最好。
颜颜从秤盘上下来,“爸爸,你上去试一下。”
方明澈站上去,看着她在那里换秤砣、试着认刻度,忙了个不亦乐乎。
看颜颜还在做加法,不能一口报出。他道:“你记住在哪个位置,我下去了。”
出去正好看到林怿和韩梅一人推一辆自行车出来。方明澈随口问道:“林怿你这车,借的魏友的”
林怿点头,“是,我拎着鱼出门,正好看到他放学回来。”
他说话的时候,情绪不大高。
两口子一起骑车回家了,回去后能不能和谐可不好说。方明澈告诉抱着方畅的林嫣,“林怿今晚好像有些受刺激了。”
林嫣想了一下,想起今天是9月15日。她这天天在家带孩子,都有些不知天日了。
“韩梅和他的收入差距是有点大。而且满座就他一个人工资收入最低,也是由不得他不受刺激啊。”
惫懒如林怿,能跟颜颜说出自己变好看了是便宜他人眼睛、为此费尽不值得的林怿,也有绷不住的时候啊。
不过,之前看他和那些工友约着打牌,在那个大家都混日子的环境下他可是如鱼得水一般。国营大厂和他们家的旅行社,工作环境差别真的太大了!
作为年轻人,林嫣更喜欢旅行社这样的工作氛围。
她道:“这要对内改革,已经在慢慢改革农村了,工厂是不是也逃不过”
方明澈道:“你觉得现在的条件下,吃大锅饭能持久么不可能只改革农村,不改革工厂的。不过还早,农村现在也就是一些胆大的地方在试行包产到户而已。”
离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下发,全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有15个月呢。那之后,农村的改革才正式、全面铺开。工厂的话,还要晚几年。1986年取消接班制度就是第一步!
林嫣道:“也就是说像林怿这样混日子的工人,就是改革的对象”
“多半了。不过还好,他不是学了开车么。我看他开车的时候也是小心、谨慎的。将来不行让他来旅行社当司机好了。”
林嫣蹙眉,“就为了出国的事,他和韩梅之前都吵了两架。也不知道他今晚受的刺激,能延续多久”
兴许回去在厂里从上到下吃大锅饭、混日子的氛围内,他很快就不当回事了。之后就缩在自己的舒适区,不往这边多走动了。
算了,都说不管娘家的事了。韩梅那么吵,林怿都还是那副老样子。她这个当姐姐的说什么,他也同样听不进去的。而且明澈说得不错,好歹有一技之长饿不死。
其实人家贺师傅就靠着开黑的,听说一个月收入也是一两百呢。也就这一片做生意的多,没把他显出来而已。
不过,如果工厂真的要改革,“会把现有的福利都改掉么”
那父母就是退休了,也不能安稳啊。
方明澈道:“不清楚。不过如今的厂子负担重,承担这些福利也未尝不是一个缘故。退休工人会越来越多,需要分房子、报销医疗费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他们旅行社,如今绝对是轻装上阵的。
他知道林嫣在担心岳父、岳母的养老,那个倒还好。工人1998年大面积下岗之前,国家推出了社保制度。他们可以转到社保拿养老金。
倒是自家父母要更难些,农村的养老保险比城里的还要晚一步。而且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老人得了大病,报销也只能是按一定比例,除了最后一次。
所以,上有老、下有小可不是一句轻松的话。他们也得多做些准备才是。
林嫣把方畅放进摇篮,让颜颜在旁边轻轻推着,陪弟弟玩耍。
至于正房西屋,这会儿已经是一群人在里头看起了《新闻联播》。说起来,这电视机他们自家用的时候并不是太多。也就颜颜每天雷打不动的看少儿节目。
方明澈就是看早中晚的新闻,如果有事便拿着小收音机收听。这会儿的电视节目不太吸引他。中国自己的第一步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正在拍摄。《红楼梦》、《西游记》更是还早。
日本电视剧1981年才开始译制、播放。不过今年倒是有一部美国的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要播放了。如今独一无二的电视台播放的依然是那些老片子。
这样就难怪出来一部好电影,一两毛的票价都能收到上亿票房了。
至于林嫣,她带着小儿子,平常也没怎么看电视。她得围着方畅转,没时间去看。就偶尔有时间,也是看了今天、明天可能就断了。那还不如不看。
两口子说起《个人所得税》法,林嫣道:“工资、股息分红、经营所得的税率是不一样的,不是那么简单。”
方明澈确实有些懒得细分,“交给高翔这两个专业人士去操心吧。他算完了,你对照着看看对不对就行。”
林嫣笑道:“按这个算法,月收入800是高薪人士,12000以上则是收入最高的那个档次。”
这确实是能给他们家一个标准,比简单的‘万元户’更细化。而且,他们家庭月收入是超过了24000的。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成就感啊!
而且,有这样的月入,哪怕将来真的改革得父母没法养老,她也能承担起来。还有两个小孩,也可以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条件。这就很好了!
方明澈道:“咱们的分红,大部分都不能拿到的。”
林嫣道:“如果,齐顺照章纳税了呢个体户肯定很快要登记,发营业执照。万一齐顺他去登记了,将来也按照要求纳税了呢”
不让广大个体户大量去登记,跟谁收税啊拿死工资能到月800的,估计真没多少。王家老爷子如今的工资加福利、津贴都没有这个数的。
不过,虽然个体户这么挣钱,但如今好多人还是看不起个体户。真是让人有些想不通!
估计是离那十年过去还没多久,投机倒把罪也还依然存在的缘故吧。很多人可能觉得,说不准什么时候风向又变了。
但都能登记领取营业执照,还要交税了,这就代表着个体户的地位合法化了嘛。
方明澈道:“那就只能用商业手段对付他了。到时候就把朱大海和胡勇他们捏合在一起,咱们给他们注资。让他们做大了,挤占齐顺的市场份额。”
他都有如今的身家了,懒得亲自下场去对付齐顺。有那个时间,不如把旅行社做大,赚的钱更多。
但有仇不报绝对是不行的!打得一拳开,才能免得百拳来。个人跟国家,有时候立身处事的原则是通的。
隔壁大杂院那五个家伙,如今应该对他是又敬、又怕,正好合用。到时候大家就成立个股份有限公司。嗯,还是叫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更符合时代特色。
他注资,绝对可以让这个集体企业资金充沛。可以把规模做大,模式化经营来降低成本。到时候赚得肯定更多。他们参与直接经营的,多拿一份分红嘛。只要让他们赚得比现在多,肯定不会不答应的。
林嫣想了想,“这个可以!”
既能出一口被齐顺坑了的气,也能和朱大海、胡勇合作继续赚菜生意的钱。如今大碗茶摊生意回来了,刨开成本和明成的工资,一个月净利润五六百。菜生意的钱也能继续赚更好!
韩平和方明成今天也第一次拿到工资了。八月他们都只有实习期的24元可以拿。但方明澈相当于给他们包吃包住了。也就早饭是自己掏钱,他俩就直接在小偏院的厨房买食材来做的。
算下来,一个月结余二十块。这对农民来说,也是很高的收入了。
更不要说,九月份他们都转正拿三十六了。方明成看茶摊,转正后有10%的提成。韩平在旅行社当司机,带团的时候也有一份提成。两个人届时到手可能近百或者过百。
方明澈估着他们拿到钱就会想往家里汇,临睡前便过去敲了敲西屋的门。
这会儿看完电视剧的人刚抬着自家凳子走了。这俩应该是还在看《晚间新闻》,还不着急睡觉。这西屋吧,只要他们俩不嫌弃、不害怕。要住就继续住吧,反正平常也空着。这样他俩每月能省下五块钱的房租。
而且,如今整个小偏院都是自家的,也不会像邱音父女挤在东厢小房间时那么局促。
韩平来开的门,“明澈,有事啊”
“你俩是不是要准备寄钱回家”方明澈走进屋里,直接开口道。
方明成凑过来,“是啊。我们打算一人寄15块回去。”
“那你们准备和家里怎么说”
韩平和方明成对视一样,“就实话实说啊。之前你就和我们说过,试用期24块钱一个月。通过试用期36块钱。”
这个基本工资其实不是太高。方明澈当初当村小的老师,加上六年的工龄工资都到这个数了。所以报回去,老家的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顶多说一句,包吃住,那就相当于净得这么多了。
不过,他们读过书的,会说普通话,不至于走在大街上被发现是盲流。而且这俩还学会了开拖拉机。这两个条件就能让不少人打退堂鼓了。
方明澈点头,“这个月寄15块,那下个月呢”
“原计划是25。”但如今还有一份很丰厚的提成,可能会多寄一点。
方明澈道:“那就按你们的原计划寄吧。多的如果要寄,回头回去过年再一次性的汇回去,别声张。你们也看到了,我这里容纳不了太多人。真的有心,就像你们一样,哪怕是只有拖拉机也去学会。不然,又没有一技之长,跑到首都来找我,我不好安顿。”
真要是学会了开拖拉机的,他肯定收。一来是这个态度不错,二来这证明有学开车的天赋。
方明澈肯定欢迎上进的自家兄弟、同学。但如果知道这俩第二个月起,奖金比工资还高。那可能什么人都会找来。里头甚至不乏年纪差不多但辈分比他高的、根本没有一技之长就想来混个工资的来首都上班,可比在地里忙活轻松不少呢。
如今旅行社也不是没有关系户。譬如眼前这俩,他们也只是初中生而已。学历上是不够的!嗯,农村退伍兵可能也只是初中生。但人家几个都是汽车兵退伍,属于有一技之长的。
还有小谢,小学都只读了四年。韩梅本来就是高中生,都不能算在关系户这一拨里。但是,这些个关系户表现都挺好。
可要是从老家来一批人,对,一批,应该不会再是一两个。那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方明澈道:“而且那些人来了,肯定也会要求我包住。你们住的这个房间什么情况,你们也是清楚的。回头来一群人,我没法安置。”
都是姓方的,就会觉得他理所应当照料他们。而且,谢婷还有眼前这俩黑下来,袁大妈这样的人还能装着不知道。回头来一群姓方的,这让人家装都没法装。
但老家的人不会考虑这么多,听说工资、奖金高,搞不好直接就来了。来了就在他家待着,理所当然觉得他有义务安顿。
旅行社和废品站安排不了这么多人的工作,也觉得你有义务给他们找别的工作。找的差了人家还不乐意。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那就在你家吃住。
韩平和方明成对视一样,他们也觉得应该是这个发展。别看现在农村丰收了,但跟他们在城里的收入还是没得比。他们私下说起,也觉得自己当初跑去学会开拖拉机,然后主动找上方明澈、跟着来首都是做对了的。
方明澈道:“现在刚刚包产到户,也需要有年轻的主劳在家种田。听说之前村里的大米厂招工,全涌进去了。都想当工人,不想当农民。哪有那么多位置啊”
支书给他来的电话,毕竟他也是股东之一。说是哪怕丰收了,依然这么多人不想种田,觉得种田太辛苦。但大米厂规模,目前就那么大点!
倒是承包了村里鱼塘的那几家,见天的在阅览室借相关的渔业的书去看。人家养的鱼,天天在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销量还不错!
还说到他学生徐盛,从首都回去,也是开着一辆拖拉机到农村来收菜、收鸡蛋、收鸡鸭鱼.看样子,是要准备摆个菜摊子。
哦,不只,他还有从黑市进的不少货,都摆上就相当于个杂货铺+菜摊子。
支书就苦恼,村里的人怎么就不能自己多想想辙
方明澈当时还见人挑担腰不疼的和支书道:“所以说,群众是需要引导的嘛。”
但下个月韩平和方明成收入可能过百,他就没法淡定了!赶紧过来让他们不要寄多了钱回家。
韩平和方明成点头,“行,我们听你的。以后就最多寄25块钱回去,多的过年的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