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上没有”
“有点悬,可能要复读。”
何师傅道:“头一回,能有点悬就不错了。如今一次就考走的,少!就算需要多考几次,但只要考上了就是金光大道,譬如你老兄。不过你现在就不愁工作的事了。”
等这事儿忙活完,方明澈送何师傅出去。
“我每个都拍了两到三幅,回头拿过来和你一起挑其中好的再加洗。”何师傅道。
这里的活儿隔一段时间就有,他也十分的重视。
“我过些天可能不在,那你就来找高翔。”
方明澈不在的时候,通常安排高翔过来坐镇。毕竟都是暑假,高翔也有空。但他回来了,就让高翔在家歇一歇。
“好!”
方明澈就送到了电梯门口。招租的广告他在楼下和办公室门口都贴了,但华侨公寓的房子真的很少有出来的。现在也只有等着!
等电梯下行,他走回来。玲子把招聘的人都往会议室安排,让人先进去坐下看旅行社的简介。还有定制橱窗里摆放的、在售的手工艺品。
方明澈问她,“等会儿集体面试啊”
“是啊,让他们各三分钟做个自我介绍。看看口齿清不清晰,人长得是不是五官端正这不都是方老师你一开始招聘的时候做的么。”
对玲子来说,这活儿也熟门熟路了。业务一直在拓展,时不时就要招人。
方明澈点头,“你看着办。”
他在肖刚桌前坐下,“你觉得来了半个多月,学到什么没有”
肖刚还没领过工资呢,七月发的是六月的工资。他七月十号才来的。
听到表姐夫问,他点点头,“嗯,还是挺能学到东西的。旅行社用到的英语也偏向实用性,比一味的看书来得好。”
“能学到东西就好,不然不是白忙活了么。”看他的状态还不错,方明澈也就没有多问了。
他看了看魏友的办公桌,估计魏友最近也挺煎熬的。他去年等通知书的时候就是这样。
其实这小伙子挺好用的。但如今还是普遍认为考上大中专院校就读,比跟着私人老板干有前途。人家如果考上了,他肯定不能拦着人家的前程。
一旦车摊的事搞定,就还得往大栅栏和西单再派两个人。
方明澈是希望哪怕弄不到柜台,也是明着挂牌摆摊、不是那种躲躲闪闪的。不然,这会儿都可以让人去了。
这算下来,旅行社怕是要超过二十人了。幸亏是在文化部实实在在挂靠了,不然都经不起查。
毕竟,还得防着曹泽去检举揭发雇佣这么多人呢。现在很多事摸着石头过河,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就怕有人跟你较真,非得给弄上秤盘。
魏友是最先回来的,今天先去问一下情况。看需要哪些手续,然后再回来申请费用。关键现在账上就只有东京汇回来的预付款,前头的钱都用来备货了。
进的货除了运去东京的,也备了一些预备摆摊。另外,伦敦那边也要下单了。所以,五千块的初装费还未必能直接拿到。
他把情况向玲子汇报了一下,趁着她出来倒开水的时候。他的直接领导是玲子。
玲子道:“嗯,我记得好像也是这样的情况。回头我去问方老师,五千块什么时候能下拨。”
今天高老师都没来,显然今天就是先去问问。
然后是韩梅她们两个回来了,两个人喜滋滋的。她们今天也开张了,有外宾要买。
她们今天是带了些简单、便携的样品过去。这会儿把数给魏友,他登记好下午开车送过去。
听说何师傅已经来拍照了,几天后就能去订做彩色画册,韩梅两人十分的高兴。这样就更方便了,也是直接拿编号回来就行。
玲子道:“卖东西是顺道,你们主要还是去宣传、推广旅行社的。”
要去东京、伦敦等人宣传、推广,外宾云集的beijg饭店等地肯定更不能放过。这些人都已经在首都了,去不了五日游也要争取让他们参加一日游。别因为卖东西有提成,就主要去卖东西了。
“知道了。”
过了几天、招聘、做彩色图册以及摆摊的事都搞定了。
哪怕是王德显去跑动,也没有现成的柜台。毕竟人家的柜台都已经有人了,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但可以去固定的位置摆两个车摊。车摊上能自己弄个广告板,上头把营业执照的放大照片等都弄上了。
去大栅栏摆车摊的时候,方明澈还特地跟去了。阔别这里11个月,他又回来了!
这回可不是依附谁才能摆摊了,是堂堂正正的摊位。向来大栅栏的外宾、华侨等售卖非遗产品。他卖的产品可比老宋他们合作社的丰富多了,同时还在售卖老宋他们一干人等的优秀作品。
颜颜和方健穿着显眼的兄妹装,很高兴的帮着摆东西。方芳跟着去了西单那边,开张生意有小孩子会更喜庆些。
西单那边是高翔带队去的,目前日常负责看摊子的是魏友。
颜颜还坐在摊位旁,拿着彩色的翻在翻动,一会儿一个样式。她还隐约记得,去年她在摊子上玩儿的东西,卖得都比较好。
甚至林嫣都带着方畅跟来了,反正他每天都要来逛一逛天安门广场。这会儿躺靠在妈妈臂弯里,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姐姐手上鲜艳的翻。
林嫣有些兴奋地道:“明澈,我们能不能继续把大碗茶摊摆上啊”
方明澈道:“你想摆啊”
“是啊,老本行嘛。”要置办什么也都是知道的。
“那可以啊。”
反正他在这里卖非遗产品,和老宋他们单位也是形成竞争了。那再开个茶摊多个竞争的生意也没啥。
林嫣是真的有些高兴。去年茶摊就那么丢了,她心疼了好久。
她道:“看来我们又要和集体的单位竞争了。”
不过不怕,去年广场上就数他们家的大碗茶摊生意最好。嗯,因为拉拢了手工艺品合作社的缘故。如今一样啊,直接在卖这些东西。同样可以招揽顾客的。
确实他们这里一出摊,把东西摆出来,宋全他们摊位的人就都看过来了。
里头有些产品重样了,而且人家比他们的品种齐全、丰富。还有不少外地的手工艺品,甚至连印染布这些都有得卖。
“他、他们什么意思啊他不是往国外卖么,怎么又把摊摆到大栅栏来了”
方明澈在手工艺品合作社进货,对产品是有挑选的。并不是所有人的产品都买了。大部分人的产品他都没买,这部分人这会儿就慌了!
方明澈有多能做生意他们是知道的。这跟他们形成竞争,自家卖得过他么
另外,大家伙儿心头也有数了。私人卖东西,服务态度各方面都很好。比集体单位的人好多了。
宋全没吭声,他的竹编十二生肖那边也在买。尤其竹编龙,他现在都只能让几个徒弟把非关键的地方先编出来。他一天到晚忙都忙不过来,收入在之前的基础上直接翻番了。还省心,不用操心那么多行政事务。
还有其他产品在方明澈摊上也有的,也不是太受刺激。这是增加他们的产量呢。
没有产品在方明澈摊上卖的人看看宋全,之前是宋全牵线搭桥。有些没入选的人本来就对他有意见。
但宋全振振有词的,“人家钱买东西,我还能按头让人买哪个啊这是大客户,不是依附我们摆摊的人。”
“那你给他介绍外地的,都不介绍我们的产品。”
“咱们合作社的产品我都推荐了的,但人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至于外地的,他们是文化部下属的单位,肯定不止卖首都的、或者是咱们单位的东西。天南海北的东西人家都要卖的。”
不过,他推荐的,肯定是他师门有关系的或者开会认识的人。然后再通过这些人的渠道,吸纳更多各地的手工艺品。
这些人找到宋全之后的领导,看能不能有办法可想。不然,同等价位下他们肯定竞争不过方明澈。
领导手一摊,“人家的营业执照照片那么大,你们看不到啊他要是个体户,咱们能直接把人排挤走。但人家也是有单位的,人家挂靠在文化部。比咱们的级别都高!”
今天出这个摊,别说林嫣,就是方明澈也觉得去年那口憋屈气都出出来了。
颜颜很高兴的抬手招揽客户,简单的英语、日语换着来。
方健看看堂妹,你也太厉害了吧。居然敢跟外国人直接对话!
日本人还好些,好歹跟我们长得差不多。他堂妹居然连皮肤、头发、眼睛不一个色的也大大方方的和人家对话,还真卖出去了不少东西。
颜颜喜滋滋拿着一张美元道:“大哥看,这个是给我的小费。”她直接拉开裤兜就揣进去了!
“小费是什么”方健一头雾水。
“就是客人觉得我服务的好,单独给我的服务费。”
林嫣看着颜颜,你问都不问一声,就自己揣了
颜颜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伸手捂着裤兜道:“给我的。”
方明澈道:“给她、给她。”
别打击了积极性。别说,颜颜以后如果去干销售,应该还可以的。从小耳濡目染又实际锻炼嘛。
林嫣道:“你不说外汇肯定还要涨,能放着就都放着不动么。”
实际上汇率也确实是在涨,尤其是黑市。
方明澈凑到林嫣耳边道:“她也没地儿用啊。你别带她去友谊商店不就是了。”
林嫣恍然大悟,那倒是啊。
今天开张生意就相当不错。中途方畅困了,方明澈开车载她们母女回去。他问颜颜和方健,“回去了么”
这边的摊位是让韩平在负责。他肯定乐意颜颜在这里给当推销员啊。
“颜颜,不急着回去吧。回头说不定还有外宾给你小费呢。”
颜颜点头,“嗯,爸爸、妈妈,我再帮韩平叔卖会儿。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方明澈失笑,然后听到外国游客用英语说颜颜很活泼、可爱,烫个卷发还有些像秀兰、邓波尔。他注意看了看站在三轮车车厢里兜售东西的颜颜,确实比上辈子真的要活泼、自信许多。
方健没什么用武之地,跟着叔婶回去了。
等方芳下午跟着高翔、魏友回来,方健就问她收没收到小费
结果方芳还真的收到了。她虽然没有颜颜那么活泼,但文文静静的又面带微笑给人介绍,也有过去那边逛的华侨给了她小费。
方芳很认真的把那些产品介绍都背下来了。之前她背的时候方健还觉得浪费精力,不就是去卖个东西么。但这会儿看到妹妹竟然挣到‘华盛顿’了,他着实艳羡不已。
方明澈道:“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回头你们兄妹俩每天都可以跟着去出摊。带动了销售,也可以给你们单开一份工资。想挣小费,也跟颜颜学着些。”
方健道:“真、真的”
“关于钱的事,我骗过你们么”
“没有。”方健的心也变得火热起来。
颜颜有些矛盾了,她既想留下挣小费和工资,也想跟着去东京玩儿。
林嫣道:“去东京玩儿,今年估计就这一次机会。但只要咱们的摊子还在,你每周日都可以去勤工俭学的。”
颜颜想了想,点头,“嗯。”
林嫣又交代韩平把摆大碗茶摊要准备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忍不住告诉他,他们去年春天在天安门广场摆摊是个什么场景。一开始生意就很好哦!
韩平道:“如今天安门广场不让摆摊了。不过,能在离天安门广场只几百米的地方摆摊,我也满足了。”
他学车不如方明成,如今让他负责看这个摊子也好。
等王德显过来,颜颜很高兴的拿出自己挣的外汇给他看,“王叔叔,看,我今天收的小费。”
王德显挑眉,“哟,还有几张呢。看来你服务不错!得,我估计我们家那个小的知道了,肯定也闹着要去。”
“对啊,让秦华姐姐也去挣外汇去。”
方明澈也点头,“可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回头让她就和方健一起,跟着韩平去大栅栏出摊。反正也不远!”
当天吃晚饭,大伙儿都很高兴。这是又多了个挣钱的渠道啊!反正旅行社好,他们大家就好。
说实在的,虽然之前方老师说私人和国家、集体的单位竞争,未必竞争不过。但大家心头还是没太多底气的。
如今好了,来钱的渠道越来越多。不但东京、伦敦都有驻外办事处,也在卖手工艺品,旅行社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高翔回去故意把这件事说给他老娘听。
“现在旅行社正招人呢。也就我一开始就跟着方明澈干,所以小谢能有机会进去。不让她去,把机会让给旁的不相干的人”
高妈妈迟疑道:“那真能比卖鸡蛋赚得更多”
一边卖鸡蛋,一边照顾自己,她原本觉得挺好的。至于说让儿媳妇的妹妹来,那凭什么让儿媳妇过这么好的日子啊
但是,机会平白给外人,好像真不如让儿媳妇去了。
高翔道:“玲子基本工资加餐补,再加从手工艺品的生意里的奖金分红,一个月一百多了。不然你以为她为什么去美国的机会都让给了英子她不肯上交80%的收入,老周又为什么那么暴跳如雷小谢一开始肯定拿不到玲子这么多,但玲子第一个月不也才24”
高妈妈终于统一。但是,“玲子已经住到隔壁了。”
高翔看看小谢,“这事儿小谢也跟我说了。不过,这周日老周两口子应该就会有动静,那之后再说吧。”
他和玲子算是街坊加同事,所以房间的事小谢是让他去说。他的判断和方明澈相当,老周这几天没吭声,应该是要等周日彻底解决。他们两口子也正好利用这几天商量出个对策来。
高妈妈点头,“那也行。”
不出他们所料,老周两口子这回不再是一味的强硬。毕竟玲子已经证实,她‘滚’出了家门也能凭着自己的工资过得很好。
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玲子搬回家去住。一个月交20块的伙食费外加10块钱。
那个房间她住了几天就给几天的钱。小谢接着租下来,让她妹妹到首都来代替她照顾婆婆,卖鸡蛋的生意也可以接着做。
她妹妹照顾高妈妈包吃住、一季两身新衣服,一个月还有15块钱。卖鸡蛋一个月能进账三四十,姐俩分。
小谢帮她妹妹开了个存折,“姐回头把钱都帮你存起来。你和姐一样,按月寄10块钱回家就成。”
小谢的名字其实挺好听,是当年村里的知青帮忙取的。她叫谢娉,她妹妹叫谢婷。
(小谢是1961年生人,1958年就有响应号召主动下乡的知青了。譬如方明澈的室长老程就是最早的那批)
高翔当初看到这个名字,就产生了几分好感。然后又看到她的照片,确实是配叫这个名字的。不然,哪怕是家里急需这么一个人手,在乡下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此刻还有些土气的谢婷看看姐姐的穿着打扮,然后点头,“姐,我都听你的。”
如果不是姐姐把她从乡下弄出来,她哪能住上首都的四合院啊
“走,我带你去公厕,以后每天都要去的。”
关键每天一大清早就要去倒马桶,甚至白天可能也需要去倒了再洗涮。她婆婆只能在家方便嘛。
出去遇上袁大妈,小谢有点心虚。但袁大妈只当没看到就走出去了。
就是那句话,谁家都可能有三亲四戚的来。老太太也不想招人嫌。而且如今街道办确实也没怎么关注这块了。大杂院的人应该不至于去举报,那就民不举、官不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