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生耽美 > 武英殿 > 第49章 聚魁星辅臣拳拳心 立太孙永乐谆谆意(2)

第49章 聚魁星辅臣拳拳心 立太孙永乐谆谆意(2)(1 / 2)

皇太孙的册立大典如期举行。朱高炽还是个地位不太稳固的皇太子,他的长子朱瞻基就被今上确定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那是何等荣耀的重举啊!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在向朝内外宣布,未来的皇位就是他朱高炽一脉的,汉、赵二王再折腾,也挡不住冥冥之中的天命所归?

奉天殿外,在百余名大臣艳羡、赞慕的目光中,朱瞻基缓缓入至丹陛前,在祥和、悠扬和有着一定色彩的乐声中,拜见皇爷爷——当今的永乐皇帝,随着承制官“封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的宣制完毕,皇太子之后的皇位继承人便确定下来。历朝历代,又有几人享受过这么尊贵的荣耀?

高炽眼含泪水,看着儿子庄重、英武、稳健、自信的脚步,隐忍着不敢、也不能流出。望着稚气未脱、俯伏在地谢恩的长孙,不,应该叫太孙了,高居须弥宝座的永乐会意地点点头。

这祖孙俩好像就有着天生的缘分。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太祖朱元璋薨世的前三个月,北平的燕王府诞生了一个粉嘟嘟的小男孩,这个小儿就是朱瞻基。就在他出生的前一天,还未当爷爷的燕王做了一个梦,缥缈间,怀中一个婴儿,太祖皇帝把象征着皇权神宝的大圭交到了他的手里,并看着小儿语重心长地嘱咐:“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燕王百思不得其解,太祖皇帝已封故去的大哥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又将大圭授予自己是什么意思?而怀中的婴儿又是谁呢?次日,朱瞻基出生,燕王的心中渺渺地就有了一个承袭大统的悬念。他永远都忘不了那灵动撩人的一幕:长孙满月,世子妃张晋眉把婴儿抱到他跟前,那香喷喷娇嫩柔软的身体,无限依恋地贴在母亲怀里,而那黑亮水灵的眸子在见到他的那一刻竟奇迹般地定住了,扯开小嘴微笑着,还雀跃着,莲藕似的小胳膊在空中飞舞,好像是向他伸出。他破天荒地接过孩子,就像托起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心永远就被孙儿的笑击中了。他反复端详,喜不自禁:“小儿英气溢面,神武可见,与吾梦中之儿何其相符!”

那一刻,他醉了!英气溢面的小儿,和瞻基出生前他梦中的小儿简直是一模一样,他认定,这孩子一定是他未来大业的继承人。

皇长孙成了他的心肝宝贝。靖难时,变化万端的战场无论多么凶险,回到北平他都先要见见长孙;登基后万机之余常让人把瞻基领到近前嬉戏。永乐七年,朱瞻基十一岁了,永乐认为,该是去历练、长见识的时候了,北巡时便带他回到了过去的燕府。由精心的户部尚书夏原吉陪着,到郊外看农夫耕耘,进茅舍品田家饭菜。他还想叫长孙见识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后又觉得年纪太小,怕吓着孩子,便命夏原吉辅佐他留守北京,习理政务,供应大军粮饷。

老哈剌事件后,永乐对朱瞻基更是呵护有加,起居饮食,习文练武,各个环节无不亲自过问。朱瞻基也是乖巧,事事都让皇爷爷满意,这不,未满十五岁就封为皇太孙了。

“皇爷爷,我当了皇太孙,以后真的能当皇帝吗?”大典完毕,众臣散去,一家人回到武英殿便殿,朱瞻基仰着头天真地问。

永乐捋了捋长髯,笑眯眯的:“你现在已是太孙,你父之后当然是你做皇帝了。”“孙儿听说建文帝当年也是皇太孙……”“瞻基休要多言,皇爷爷累了,要歇息一会儿,我们先回去。”未等他说完,皇太子闷声制止了他的话。按说,今日的大典朱高炽本该是最高兴的,可他就是高兴不起来。不是对儿子被封为皇太孙没兴趣,实在是皇上看他就不顺眼,自己心里别扭,怕影响了儿子。可大礼后,众臣散朝,儿子被父皇领去了,呆呆地把他扔在那里,走不是,随不是,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跟了进来。听儿子口无遮拦,说到本朝最忌讳的第一大事,忙适时阻止。

永乐乍听了,也是一怔,继而平静道:“不要走嘛,听朕给孙儿细说。”先入为主,听外人编排忌讳之事,倒不如自己说出来。永乐摆了摆手,示意高炽留下,听他怎么说这件国朝的往事。

“瞻基聪明英锐,勇智过人,实朕心中属意之嗣君,今日大典后,就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了。前朝的事别人可以避讳,皇家自己又为何避而不说呢?孙儿一天天大了,明白事理了,要让他知晓才是。”“谨遵父皇教诲。”高炽忙插了一句。永乐顿了顿,若有所思,把长孙揽在身旁,意味深长:“你皇太爷爷——就是太祖皇帝,坐了三十一年江山。朕的大哥皇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都先太祖去世。朱标死后,太祖就立了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驾崩,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他太年轻,不谙世事,听信了身边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几个奸臣的蛊惑,在全国大肆削藩,把太祖封的屏蔽朱家天下的藩王、也就是你的叔爷爷抓的抓、杀的杀,咱的燕王府也被朝廷大兵里三层、外三层围着,随时都有破府抓人的危险。

左右都是个死,朕实在无奈,不得不打起‘清君侧’的旗子,举兵靖难,也是天命所归,朕以区区北平之一隅打败了朝廷的上百万大军。朕举兵的目的是诛奸臣、清君侧,效当年周公辅成王之举,可到南京时,建文帝却在乾清宫阖宫自焚,天下无主。群臣一次次劝进,朕也是无奈才坐上这皇帝的宝座。既坐了,就要对得起太祖皇帝,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天下百姓,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他缓了缓,见太子、太孙都恭敬地听着,继续道,“朕之江山终究要传之子孙的,故历年来选贤良清廉之臣、收天下为政资治之故事辅导太子,今朕又着金幼孜编纂了《务本训》一书,教导后代勿忘国之根本。朕于你父子千虑万虑,用心良苦,记住就是了。皇太子、皇太孙,身在火炉的位置,万人瞩目,众目睽睽,也会让人妒嫉生恨,故为人处世一定谨言慎行,方保无虞,天下自有公理,若犯了大错朕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