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其他类型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518章 高要这是要断我们各家的根啊!

第518章 高要这是要断我们各家的根啊!(1 / 2)

听完徐夫子这番话后,众人沉默不语,一时间竟无人提出反驳之词。就在这时,一直未发一言的儒家代表人物伏念终于开口了:“依夫子兄所言,眼下似乎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了——要么站在高要那边,要么就与之为敌。”伏念此言一出,不仅有提醒徐夫子之意,更是向在场其他流派的人士敲响了警钟。毕竟,面对如此强大且手段狠辣的高要,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这里毕竟可是在南境之地呀!如此行事,岂不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嘛!伏念所言虽说并未直接向那高要俯首称臣,但显然他亦不愿充当这只出头之鸟。而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张良本就属于儒家子弟,与儒家的渊源极深,且其在朝堂之上更是有着颇为不凡的影响力。故而相较其他各家而言,儒家自是没那般忧心忡忡。

“伏念兄啊,这世间之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如同唇齿相依一般,若唇亡,则齿必寒呐!如今儒家于朝堂之上,确实有不少人身居高位要职,人数之多令人瞩目,更有甚者权倾朝野。然,伏念兄,咱们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哪!因为我们根本无从得知那位高要对儒家的学说到底持有何种看法呀!”徐夫子一脸凝重地看着伏念,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担忧和急切之情,他言辞犀利、开门见山地点破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此时此刻,此地聚集了来自十大主流流派的各方人物。放眼望去,兵家以及法家的身影尚未出现,但其他各流派的代表们都已经济济一堂。徐夫子口中所言的,乃是一旦儒家失去重视之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而这一点无疑与在场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毕竟,在这里的众人都深知,目前在南京这片土地上,除了兵家与法家尚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外,其余各个流派在南方地域的影响力可谓是微乎其微。也只有儒家凭借着多年来的深厚底蕴和广泛传播,才勉强能够维持住自身学说的传承与发展。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如今南境其实跟当初的大秦十分相似,

实际上,这并非完全是高要有意如此安排,而是他深刻地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至理名言。在任何时代,一个政权想要稳固长存,都离不开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军事力量,那么再辉煌的政权也不过如同昙花一现般短暂易逝。

尤其是在从战国时期一直到大秦建立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那些非草根出身的将领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大多与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高要有意对兵家之人委以重任,而是受到当时各种学说流派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的结果。

至于法家与儒家,这同样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暂且抛开李斯这个人所带来的影响不谈,单看大秦帝国各级官职的构成情况就能发现,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皆是源自这两大思想体系。所以,如果不启用这些人,那么对于高要来说,真正能够任用的人才将会变得寥寥无几。毕竟,除了他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那些心腹之外,原本现成的可用之才大部分都出自法家与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