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实地考察(2 / 2)

和住宅项目不一样,船厂的基建工作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此刻已经出具模型,厂里这边也是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使用。

“夏县长,船厂建成后,能够给銮江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

吴天明在抵达船厂之后,便开口问道。

“这个在之前的合作协议里面有明确的要求,大部分劳动力都会使用銮江本地人,不过是船厂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县里强加的条款。”

夏立诚倒也没有隐瞒,主动开口解释道。

对于这样的回答,有些出乎吴天明的意料,不过对此倒也非常的满意,只是他有一点没有想明白,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这个项目为什么会落地在銮江,这无疑是明着推动銮江的发展。

正如之前夏立诚所言,在南州并非只有銮江适合船厂的生存,可偏偏人家还是选择在了这里。

沉默了片刻,吴天明笑着问道:

“夏县长,銮江当时拿下这个项目,不会是给足了优惠政策吧?”

摆了摆手,夏立诚面色严肃的回答道:

“优惠政策肯定会给一些,但并不是无底线的给予优惠,具体的内容,一会回去之后,我可以让人将协议拿给你。”

对于这个项目的签约,夏立诚没有丝毫担忧的地方,因为里面任何一项条款,都能拿出来研究。

另外夏立诚和船厂之间,也没有任何私下联系,更不存在什么利益交换,要说唯一存在利益牵扯的,可能就是解决銮江的就业问题。

当然,銮江不仅仅只有这一个船厂,工业发展在整个南州,也都排在前列。

“船厂后续的生产,对于环保工作也是一个考验,这一点夏县长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吗?”

吴天明此刻问出了一个看似比较专业的问题,因为他知道銮江的地理位置,加上船厂的选址,一旦出现环保问题,可能会牵扯到周边的城市。

“船厂这边会有专门的环保设备,确保不会让任何一滴污水流入江里,县里对此也做了安排,在船厂周边增加监控设施,一旦发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作为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到任銮江,夏立诚自然不会让这方面出现丝毫的问题,尤其是之前暗管排污那件事所造成的影响,让他对此更加的谨慎。

这也是夏立诚对于整个銮江目前最大的要求,而朱厚才也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夏立诚的信任。

对于夏立诚的这番回答,吴天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忘了夏县长之前就是负责环保工作的,环保问题应该是銮江目前最不需要担心的一件事。”

“吴书记,时候也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先到这,咱们回去再详聊?”

夏立诚试探性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