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老气横秋(2 / 2)

“我昨晚上就回来了,早就满血复活,办公室也没什么事儿,就过来看看。”

两人走在园区四通八达宽阔的道路上,看着一个个厂区拔地而起,这种成就感不予言表。

这两个月,园区陆续又引进了几家企业,到现在,大大小小十多家企业入驻,之前还显得宽敞开阔的园区,现在已经变得稍显逼仄了,毕竟每家公司厂房占地的面积不会太小。

“书记,幸好您之前有先见之明,多征了一些地,否则我们现在就无地可用,但即使这样,还是觉得当初征少了。”

“是啊,计划不如变化,我之前也有点小家子气了,没想到一年不到,园区的土地就又有点捉襟见肘。

只是现在我们再要征地,之前的价格肯定拿不下来了。这件事还需好好谋划谋划。”

“书记,随着园区的飞速发展,现在从园区到城区两侧的房价都上涨了不少,之前那些囤地的开发商一个个也看到了商机,陆续开始修建房产楼盘,据说还没有开盘,就预售一空。”

“这是肯定的。商人逐利,房价上涨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政府要注意管控和引导,严禁恶意炒作抬高房价,确保有刚需的老百姓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说起来城镇建设、房地产这一块并不是他和宗伟华分管的工作范围,但谢凌风现在既是常务副县长,又是专职副书记,给县委和县政府提点意见也是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分管领导也要引起三分重视才是。

“是啊,书记所言极是,房地产、大基建确实能迅速、极快的带动经济发展,但他们牵连的上下游、国计民生的范围却极为广泛,如果急功近利,可能我们这一届政府会取得亮眼的数据,但长久下,稍微失控,可能会后患无穷,还可能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宗伟华倒是非常赞同谢凌风的远见卓识,也许这也是当初他愿意从招商局到工业园区来,除了自己的前途考量,还有就是对方始终怀着一颗对人民、对老百姓的一颗赤子之心吧!

毕竟他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子弟,与对方有共情。

两人在园区内一路走来,不时到这个厂区里去看看慰问,嘘寒问暖,既问企业负责人有没有什么需要管委会帮助的地方,又问工人职工们的工作量、工资等是否能按时发放等等。

“伟华,园区的党建工作一定要再深入抓一抓,我感觉我们的干部职工还是有一种‘我是官儿’的高高在上的架势,不能很好的深入企业,不但要与企业负责人多交流,更要了解普通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如意。

要随时关注企业的发展近况,包括投资商本身的发展情况是否顺利,积极准备预案,如果企业存在欠薪、拖薪,甚至恶意降薪等情况,一定要积极与企业沟通,实在不行就要向县委县政府反馈。”

谢凌风提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危言耸听。

有些企业别看以前发展很好,但因为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等等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连带影响其投资的项目建设也是屡见不鲜,在各地的报道中见诸报端。

“书记放心,接下来园区会按照书记的意思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党性学习和教育,要求他们一定要多到企业走访调研,不能老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

另外关于危机预防措施,之前我们也按照您的要求制定了一些,下来我再安排罗主任、岳嘉他们再查漏补缺,进行完善。”

提到岳嘉,谢凌风就问道:

“岳嘉最近表现怎么样?还有陈帅、张漫玲他们?”

“他们几个的表现均不错,尤其是陈帅,最近园区成功拉来的几个项目,他的功劳不小。”

“我们作为领导,不但要关心园区取得的成绩,对中低层干部也要注意培养,合适的时候要把他们放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培养考察选拔接班人也是我们作为领导的责任,只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干部、年轻干部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后继有人,毕竟我们在一天天的老去。”

前面宗伟华还在严肃聆听,最后最忍不住哑然失笑,“书记,您可比我们园区的几位负责人都要年轻,您这话说得,怎么让我这么怪异...”

谢凌风也回过味来,自己是不是心态老了,怎么说话有一种老干部的那种老气横秋?

当即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