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原本还气势汹汹的众人当即小声讨论起来。
“四殿下所言似乎也有道理……”
“难道真有人在背后搞鬼”
在场的诸位朝臣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不多时,原本一致反对楚世昭的部分大臣便转而开始支持楚世昭。
“经殿下这一番解释后,我觉得还是四殿下考虑周全。
“如此一来,倒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没错,要是事情真能按照四殿下所说的那般进行,这和谈确实值得一试。”
人群中,很快便传来此起彼伏的支持声。
尽管对楚世昭和谈的这个决定,有不少人支持。
可是,这些人当中,还是有一些沉默不言。
虽然他们也觉得楚世昭这个和谈计划很有搞头,但是在朝为官这么多年,他们心里却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别看楚世昭在这说的天乱坠,可在这大周,真正能决定此事的,却只有一个人。
永晋帝!
如果皇帝不点头,别管这方案多好,那最终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所以,一番斟酌后,这些保守的家伙还是决定先观望一下。
“四皇子此事事关重大,老臣觉得还需再斟酌斟酌,一切还是等禀明陛下之后再做定夺吧。”
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沉声开口。
眼见自己好不容易才找来兴师问罪的一众朝臣,此刻竟然态度都有所松动了。
这时候,躲在人群中,还想着趁机发难的楚世仁和楚世虞顿感压力山大。
楚世仁脸色阴沉,心中暗自恼怒,却又无处发泄。
楚世虞则紧咬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不甘。
这一刻,他们虽然想要反驳,但缺乏实质性的证据,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正当这二人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
这时,一个宫人打扮的传旨太监却是匆匆赶来。
就在这时,得知楚世昭已经返京的永晋帝派人前来传楚世昭入宫单独会面。
“晋王殿下,陛下得知您已经返京,特让老奴前来,请你到御书房一见。”
闻言,楚世昭感觉自己要说的已经差不多都说完了,所以便也不再跟这些家伙纠缠,当即转身跟着传旨太监朝着皇宫方向去了。
……
御书房内。
楚世昭看着端坐龙椅上的永晋帝,当即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永晋帝面带微笑的轻轻摆手。
“朕今日叫你前来,并非是要问罪于你,而是想听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心,今日这御书房内没有什么大周四皇子,也没有什么皇帝,只有父亲和儿子!”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闻言,楚世昭这才站起身来,恭敬地拱手道:“父皇,儿臣此次与草原部落和谈,确是真心为了大周的长远发展。”
“如今边关战事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若能通过和谈换来和平,对我大周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通过贸易往来,能促进我大周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儿臣深知这其中可能会有风险,但儿臣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龙椅上,永晋帝微微点头。
“朕知道你一心为了大周,可这朝堂之上,人心复杂。”
“你此次和谈,虽有成果,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朕想知道,你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这些争议,确保和谈能顺利进行”
楚世昭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会继续与大臣们沟通,向他们详细解释和谈的好处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同时,儿臣会加快贸易试点的推进,用实际成果来证明和谈的正确性。”
“而且,儿臣会加强对朝堂局势的关注,对于那些企图破坏和谈的人,儿臣会收集证据,让他们无所遁形。”
永晋帝看着楚世昭,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你能如此考虑,朕便放心了一些。”
“不过,你也要记住,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要稳扎稳打。”
“儿臣谨记教诲!”
楚世昭再度拱手。
“对了,朕听闻你在和谈过程中,与肻达瓦将军达成了不少共识。这肻达瓦,你觉得他此人如何”永晋帝突然问道。
楚世昭思索片刻后回答:“父皇,肻达瓦将军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人。他在草原部落中威望颇高,对部落的发展十分重视。”
“此次和谈,儿臣能感受到他也有诚意与我大周合作,只是在利益方面有些考量。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儿臣通过合理的协商,与他达成了共识。”
“嗯,如此甚好!”
“与草原部落的和谈关系重大,你务必要谨慎对待。若能处理好此事,对我大周的稳定和发展将是一大助力。”
永晋帝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儿臣明白,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楚世昭说道。
“好了,你先回去吧。”
“好好筹备贸易试点的事情,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朕汇报。”
永晋帝挥了挥手。
楚世昭再次行礼后,退出了宫殿。
……
回到府中,楚世昭当即找来恒奕商讨贸易试点的具体事宜。
“殿下,如今朝堂上的局势暂时稳住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