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334章 逼出来的决战

第334章 逼出来的决战(2 / 2)

盟友纵使吃了亏,兵力上的优势依旧明显。

大不了拿人命填,慢慢堆死敌人。

不是自家人,盟友的伤亡再大,他们都可以接受。

怎奈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想当渔翁,朝廷却不答应。

先是盘踞松江府的官军,时常出兵袭扰周边州府,逼得他们只能调集重兵围剿。

经过一系列苦战之后,才将敌军压制在了松江府。

敌军后方有补充,想要彻底歼灭敌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过只要占据上风,胜利也只是时间问题。

万万没有想到,北方的官军也跟着动了起来,逼得徐州方面只能向后方求援。

“冯邦彦,他是干什么吃的

徐州地区部署了近五万大军,河南、山东两地的官军加起来,顶多能出动这个数字。

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连守城都做不到么”

傅皓轩冷漠的质问道。

北伐失败他认了,谁让自家没有骑兵呢!

现在自家作为守城的一方,敌军的骑兵优势,又不能拿来攻城,再吃亏就说不过去了。

“陛下,伪朝骑兵肆虐,直接切断了徐州各州府间的联系。

敌军每次发起进攻,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挑薄弱点下手。

以至于徐州防线,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缺口。”

范修文委婉的解释道。

看似是官军骑兵发挥了作用,实际上问题的本质,还是吴国军队战斗力赶不上官军。

这种差距,不是他们单独存在。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都赶不上官军。

这是业余选手,对战职业选手。

想要占据上风,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

哪怕是起兵之日算起,吴国军队诞生也就三年,走向正规化还不到一年。

可精锐的边军骑兵,士兵接受训练的时间,都超过了三年。

期间更是经历过无数次厮杀,无论是战术运用,还是战场上的配合,都不是他们能比的。

“废物!”

怒骂一声之后,傅皓轩很快恢复了理性。

冯邦彦他是了解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此人是不会伸手求援的。

徐州战略意义重大,对吴国来说不容有失。

救援是必须的,现在的问题在于,要如何进行救援。

搞不好眼下的局势,就是官军刻意营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围点打援。

坐拥骑兵优势,深入战场百八十里,就和玩儿一样。

稍不留神,援兵在增援路上,就被敌军给伏击了。

“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意领兵,替朕解了徐州之围”

傅皓轩缓缓问道。

存在风险,也必须进行救援。

丢了徐州府,战火很快就会烧到庐州、凤阳、淮安、扬州等地。

这些州府,都是富庶之地。

能够为吴国提供粮食和税收,尤其是两淮盐业,为吴国赚取了巨额利润。

“陛下,末将愿往!”

见迟迟无人出列,武都侯谢毅飞上前一步说道。

亲信享受优待,关键时刻也必须顶上去。

官军骑兵优势太过明显,这次救援徐州,注定是苦差事。

大破敌军建功立业,根本指望不上。

反倒是要小心敌军突袭,在半道上给他们来一个狠的。

行军都要小心谨慎,以免被敌人有机可趁。

一切顺利的话,也就帮守军保住徐州,苦劳大过功劳。

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好!”

“武都侯听令!”

“末将在!”

“着你率领五万大军,立即赶赴徐州进行增援。

此战不求歼敌,只要保住了徐州府,就是大功一件!”

……

武昌城下。

一系列的坏消息汇总到手中,卫嘉瑞突然发现自己发起武昌会战,实在是太过草率了。

“江西局势持续恶化,吴国北线战起,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

诸位爱卿,可有妙策赐教”

卫嘉瑞期待的问道。

从称王建制开始,他就不断搜罗治下名士,以期获得王佐之才,助他夺取天下。

努力没有白费,虽然大部分都是水货,但在这期间他确实获得了不少人才。

不过许多人,都是被迫加入的,对楚国的归属感不高。

分配的工作是完成了,但总感觉这些人有所保留。

对这样的局面,除了用时间慢慢收复人心外,卫嘉瑞也没有别的办法。

“陛下,官军发起了反扑,证明敌人对武昌会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为了增加胜算,敌人才利用这些卑鄙手段,企图让我们自乱阵脚。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要保持冷静。

河南、山东官军南下,吴国那边自然会应付。

即便是战事不利,一时半会儿也影响不到我们。

真正棘手的是江西局势全面恶化,浙江局势也陷入动荡。

不过这两地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只要我们干脆利落的赢得武昌会战,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丢掉的土地,后面拿回来便是。

我们争的九州万里山河,一城一地的得失,您没必要往心里去。”

丞相昌君逸开口安慰道。

解决问题,实在是太难。

相比之下,为君主提供情绪价值,那就简单的多了。

不过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他还是夹带了干货。

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楚国已经没得选择。

发起武昌会战是他们决定的,但是要结束武昌会战,就不是他们说了算啦!

即便是现在罢手,官军也不会让他们安稳的把军队撤回去。

以楚军的组织能力,突然下令撤军,势必会引发乱子。

一旦被敌军利用,搞不好就会变成大溃败。

分兵回去救援江西、浙江,同样是取死之道。

本来武昌会战就打的艰难,再分散手中的实力,只会让后续的战斗变得越发艰难。

“些许挫折,本王承受的起。

李牧那贼子,竟然选择用这种卑鄙手段,逼迫孤和他决战,那就成全他!

传令下去,让各部做好准备,从明日开始全力攻城。

告诉

他们的损失再大,本王都给他们补充,现在孤只要胜利!

刚刚抵达的民夫,就让他们别回去了。

稍加训练之后,直接充当补充兵,分给大家补充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