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清明节到了,京城的天空应时的下起了绵绵细雨。
甄应嘉放慢了马,想着心事,信马由缰地沿着护城河慢慢而行。
他的身后,随从和禁军队官对视了一眼,只能领着一群禁军跟了上去。
他们的身后,巍峨迤逦的广安门城楼越来越远了。
渐渐行至永定门附近,只见护城河堤内一片坟茔,老桧松柏下杂草丛生,东倒西歪的石人、石马、石羊,很多已半埋在土中。
甄应嘉勒住了缰绳,望着那片坟茔出了一回神,接着长叹了一口气。
他刚从西山回来,去甄頫的坟前坐了会儿,说了些憋在心里的话,落了些眼泪。
没有老子给儿子上坟的规矩。甄应嘉今日没忍住,斥责了甄宝玉,因此他又被甄老太太训斥了一顿。
看着整日里在内帏厮混、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甄宝玉,甄应嘉不由想起了战死的长子,又想起自己已年过半百却后继无人,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几乎失声痛哭。
身为一家之主,他不能在家人的面前落泪,可到了长子的坟前,他还是没忍住,失声痛哭。
甄应嘉在西山遇见了王子腾,他从王子腾那里听说了一件事,牛犇想将女儿许配给王仁,他女儿比王仁小了近十岁呢!
他想干什么!
就在这时,永定门城楼上敲响了示警的钟声!
甄应嘉一惊,双腿一夹,策着马径直向永定门驰去。
众禁军和随从紧跟着策马追去。
“哐当”一声巨响,永定门城门关上了。
望着紧闭的永定门城门和四散而逃的老百姓,甄应嘉怔住了。
“老爷!”随从惊呼出声,“快看!”
甄应嘉循声望去,眼睛都直了!
这时,城墙上的炮响了。
一颗炮弹呼啸着砸在了三里外的驿道边上的荒野里,激起一阵烟尘。
远处,一支大军正沿着驿道向永定门走来。
禁军队官放下千里镜,对甄应嘉说道:“次辅,是山海关的守军。”
又一声炮响,大军停下了,一队骑兵脱离军阵飞奔而来。
禁军队官:“次辅,咱们还是离开这里吧!”
甄应嘉没有答话,紧望着飞奔而来的骑兵。
近了,禁军队官一声大喝:“停下!”
禁军的甲胄很好辨认,那队骑兵纷纷勒缰停住,一齐翻身下马。
带队军官也是见过阵仗之人,一看甄应嘉的气势,便知来头不小,连忙趋上前去,将手向甄应嘉一拱,问道:“诸位是”
禁军队官:“这是内阁次辅!”
带队军官一惊,连忙行了一个军礼:“参见次辅!”
甄应嘉开口了:“谁让你们擅自调兵进京的”
带队军官:“回次辅的话,卑职等是奉旨进京的。山海关已移交给禁军接管。”说着将一份圣旨呈与甄应嘉。
甄应嘉接过圣旨一看,脸一下子变得铁青。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托孤大臣、内阁次辅竟然不知道!
就在这时,巨大的城门慢慢开了。
又是一阵“咔咔”的声音,沉重的吊桥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