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中平三年四月,凉州的豪强们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推举出了王国和边章作为新的首领。
而就在此时,一个令李渊倍感熟悉的名字浮出水面——韩遂!
他便是后来凉州吃鸡大赛中最后的两个决出者之一。
这场内乱犹如一场狂风暴雨,狠狠地摧残着凉州叛军的力量。
原本浩浩荡荡的十余万大军,在经历了一场场激烈的厮杀和内部的相互吞并后,如今只剩下了七八万残兵败将。
这些幸存者们身心俱疲,士气低落,彼此之间的信任也在内战的硝烟中荡然无存。
但他们依旧不愿意放弃关中。
五月初,王国和边章率领着这支军队,与皇甫嵩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激战整整持续了十天,却始终未能分出胜负。
凉州叛军内部开始出现了动摇和退缩的声音。
然而,此时想要退兵已经太晚了。
凉州的青壮年几乎都投身于叛军,导致这片土地荒芜不堪,农田荒废,粮食颗粒无收。
即使他们现在退回凉州,也将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根本没有生存的希望。
于是,这八万走投无路的叛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扶风坚守,同时四处出击,对关中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
他们像一群饥饿的野狼,在这片曾经繁荣的土地上肆虐,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如今的凉州叛军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退兵意味着必死无疑,而继续进攻虽然艰难,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在这八万叛军的肆虐下,关中地区的景象也变得越来越凄惨,昔日的繁华逐渐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残破和荒凉。
皇甫嵩的四万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也仅仅只能保证长安一带的安全,对于其他地方的局势,面对来去如风的凉州叛军,皇甫嵩实在是无能为力。
原本那些关中世家和豪强们,还打算支持叛军,期望能从这场动乱中谋取一些利益。
然而,当他们看到这些叛军竟然开始向他们索要粮食时,这些人立刻改变了主意。
这些世家和豪强们纷纷放弃了对叛军的支持,转而各自据守自己的堡垒,以求自保。
然而,尽管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面对那些已经饿疯了的凉州叛军来说,这些堡垒根本就不堪一击。
但他们也知道不能竭泽而渔,所以,并未杀害庄园坞堡主,而是只抢粮食。
当然叛军当中不是没有明眼人。
以韩遂,宋建等豪强,看到如今已经后继不足的联军,也知道关中不可能在久待了。
于是以韩遂,宋建一些豪强,将自己的部曲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留在关中劫掠关中粮食继续与皇甫嵩的韩军对峙。
另一部分则是返回凉州,在各自的郡县开始重新耕种。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除了长安周边地区外,他们甚至一路打到了左冯翊的黄河边上。
在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董卓。
被董卓阻拦。
说起董卓,自从中平二年他一箭未发就逃离河东之后,就一直驻扎在左冯翊的华阴城外,时刻监视着河东地区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