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其他类型 > 早安大明 > 第944章 一个声音,一个目标

第944章 一个声音,一个目标(1 / 2)

大年十五后,年味就迅速消散。

今年的大年十五有些不同,长威伯蒋庆之出手,在京师弄了个庙会,商家云集,更有花灯可以赏玩。

“昨日的庙会去了吗?”

京师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与过年时的悠闲不同,大多人行色匆匆。

“没去。”沈炼说:“蒋庆之弄了这个东西,可是想缓和矛盾?我看他这是在做清秋大梦。元日大朝会上他跋扈过头了,陛下顺水推舟,乾纲独断开海禁。这阵子每日都有信使出京,大多是去了南方。随后会发生什么,你我都清楚。”

“那么,你以为该不该开海禁?”唐顺之问道。

沈炼穿着锦衣卫的官府,唐顺之一身布衣,脚下是芒鞋,二人走在一起,看着颇为不协调。

“开海禁与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大明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沈炼说道:“当下大明的危机不是什么钱粮,而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心学内部这阵子在讨论此事……”

唐顺之默然,从上次破门而出后,他就再没参加过心学内部的聚会。

沈炼看了他一眼,见他温和如故,并未有什么遗憾之色,心中不禁黯然。他一直想把唐顺之拉回去,可心学内部反对的声音不少。

“大多人认为,此事陛下和蒋庆之操之过急,必然会引发反弹。”沈炼说:“更有人说,弄不好便会引发……南北隔阂。”

“这话,蒋庆之早就说过了。”唐顺之说:“南方把北方视为穷亲戚,恨不能弃之不顾。北方觉着是自家挡住了北方的大敌,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两边各说各的理。”

“开海禁会进一步激发矛盾,陛下和蒋庆之就不怕南方……”

“谋反,还是划江而治?”唐顺之莞尔摇头,“别忘了京卫!”

“京卫吗?”沈炼轻声道:“当下之大明,蒋庆之若说自己用兵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可这新政真要见血不成?他可做好了准备?”

“你说的准备是……”

“遗臭万年!”

……

“杀!”

校场上,将士们在操练。

“燧发枪敌军近身,火枪兵就成了待宰羔羊。”

大年十五一过,蒋庆之就带着京卫诸将观摩了虎贲左卫的操练。

“是长威伯!”安静挑眉,“军中人都说,若非是把将士们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也不会想出这个好法子。”

“是啊!”

众人看着前方负手而立的那个身影,眼中都多了崇敬之色。

“听说大朝会上长威伯和那些人差点就动了手?”有人问。

“那些人阻拦开海禁,为的是自家利益。不过陛下乾纲独断,让他们的小算盘落空。如今那些人在谋划狙击此事。”

“你如何知晓?”

“有人往水师传话,让那些人抵制。”

“呵呵!水师?”

京卫是陆军,提及水师,众人都是一脸冷笑。

“水师战船大多老旧,我有个侄儿就在水师,说当下水师和渔民差不多,将领贪婪,

“没那么糟吧?”

“没那么糟?若非水师不力,倭寇怎能肆虐南方?”

众人一想还真是。

“开海禁之后,水师乃是重中之重。”

“倭寇才是重中之重。”安静兴奋的道:“娘的,老子敢打赌,伯爷今年定然会南下剿倭。上次跟着伯爷去的是颜旭。老颜,此次该轮到老子了吧!”

颜旭冷笑,“虎贲左卫跟着伯爷南征北战,哪次落下了?你安静还是继续留在京师当看门狗的好。”

看门狗这话是调侃,安静也不怒,他过去勾住颜旭的肩膀,“老颜,此事若是成了,白云楼三次。”

“呵呵!”颜旭讥诮的道:“你这厮是想和伯爷套近乎,却寻不到机会吧!”

“那些人说陛下是暴君,始皇帝第二。说伯爷乃是武安君和商鞅转世。”安静看着前方那个身影,“对咱们武人来说,不求什么高人一等,只求能平等待之。始皇帝,正好。”

“那武安君呢?”颜旭问。

“长平之战,武安君坑杀了数十万赵军。此举看似残忍,可若非如此,那数十万赵军谁去养活他们?放了是纵虎归山,不放是个烫手山芋……”

安静难得深沉的时候,众人静静听着。

“至于商鞅,伯爷当初让咱们多读书,特别是史书。我最近这阵子就读了不少史书。看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得罪的是高官权贵,获利的却是整个大秦。商鞅对大秦有不世之功,不该落了那等下场。”

“可外间都在说,说伯爷将来的下场怕是比商鞅更惨。”有人叹道:“都五马分尸的还不够惨,那更惨会是什么?”

“那些人会不择手段对付伯爷。”颜旭回身看着众人,“没有伯爷,可有咱们京卫如今的好日子?看门狗看门狗,士大夫肆意羞辱咱们,谁敢放个屁?是伯爷挡在了前方,为咱们开了一条道。如今士大夫们与伯爷势不两立……”

“那些狗贼!”

“怕个鸟,只要一声军令,动手就是。”

“对,老子们手握刀枪,难道还怕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乱世时武人杀他们如同杀猪狗,如今咱们被压制,算起来也是自家不争气。”

“土木堡之后,咱们武人的日子就江河日下。”

“可北征之战,让咱们又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