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犬王出山 > 第74章 眼中的伤痛

第74章 眼中的伤痛(1 / 1)

白虎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和警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友善和好奇。它走到清华身边,用鼻子轻轻地嗅了嗅他,那湿润的鼻尖在清华的衣角上轻轻摩挲,仿佛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清华笑着摸了摸白虎的头,手指穿过它那杂乱的毛发,白虎也没有躲开,反而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喉咙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享受着这份温暖的抚摸。

清华环顾着四周的断壁残垣,心中感慨万千,说道:“想当年,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到处都是青春的活力。咱们在这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回忆。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我们的故事。”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眼中浮现出往昔的画面,“那片地方,原本是学校的花园,四季都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竞相绽放,粉色、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下了一场花雨。我们常坐在树下读书、聊天,阳光透过花瓣的缝隙洒在身上,暖融融的。黎莉还特别喜欢收集那些花瓣,夹在书本里当作书签,她总是说,每一片花瓣都藏着一段美好的时光。有时候,我们会在花瓣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让风带着它们飘向远方,仿佛这样就能实现梦想。”

张倩走到一处倒塌的矮墙旁,轻轻抚摸着墙面,回忆道:“这儿以前是艺术楼的外墙,上面挂满了同学们的画作和手工艺品。每次路过,都像是走进了一个创意的世界,大家用画笔和双手描绘着梦想,展示着自己的才华。那些画作风格各异,有的色彩斑斓,充满了奇幻的想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有的细腻写实,仿佛能看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每一个笔触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手工艺品也是琳琅满目,有精美的木雕,每一道纹理都透露着创作者的用心;有灵动的剪纸,仿佛每一片剪纸都有自己的生命;还有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创意摆件,将平凡的东西变成了独特的艺术品。现在却……”她的声音渐渐低落,眼神中满是惋惜,轻轻叹了口气,手指在墙面上缓缓划过,似乎还能触摸到曾经那些充满创意的痕迹,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同学们的温度。

姜山走到一片空旷之地,抬头望向天空,说道:“这片空地,原来是学校的大操场。运动会的时候,这里热闹非凡,加油声震耳欲聋。我还记得咱们一起参加接力赛,为了班级荣誉全力奔跑,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只想着拼尽全力往前冲。赛道旁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波接着一波,每一声都像是注入了一股力量,让我们充满了斗志。冲过终点线的瞬间,那种喜悦和成就感,至今都难以忘怀。大家紧紧相拥,欢呼雀跃,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们喝彩。”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欢呼声在耳边回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周震来到一座只剩下框架的建筑前,叹了口气说:“这是咱们的实验楼啊。在里面,我们做过无数有趣又神奇的实验。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大家反复讨论、验证,熬了不少通宵。还记得那次化学实验,为了调配出特定的溶液,我们一次次调整配方,眼睛紧紧盯着试管里液体的变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次颜色的改变,每一次气泡的冒出,都让我们兴奋不已。那些为了求知而努力的日子,真是难忘。我们在实验中探索真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离科学的殿堂更近一步。”他的手轻轻搭在一根断裂的钢筋上,仿佛能触摸到曾经的忙碌与专注,思绪也飘回到了那些充满探索精神的时光,仿佛还能看到实验室里闪烁的灯光和同学们专注的眼神。

魏安娜站在一段楼梯的废墟旁,眼眶微微泛红,说道:“这段楼梯,我每天都要走上好几趟,通往的教室里,有我最爱的课程和最敬爱的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我们在下面认真听讲、做笔记。每一次知识的汲取,都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还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耐心地解答,那鼓励的眼神,至今都刻在我的心里。他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情。每一次上下楼梯,我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脚步轻快而坚定。”她缓缓蹲下身子,捡起一块掉落的砖头,仔细端详着,像是在寻找曾经熟悉的气息,手指轻轻摩挲着砖头的表面,似乎能感受到当年上下楼梯时的匆忙脚步,那上面仿佛还留存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众人一边回忆,一边在废墟中缓缓踱步。黑虎和白虎跟在他们身后,时不时嗅嗅这里,闻闻那里,仿佛也在感受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温度。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处相对完整的长廊。长廊的顶部已经有些塌陷,几块破碎的石板悬在半空,摇摇欲坠,但两侧的石柱依然挺立,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曾经的记忆之地。清华走上前,抚摸着石柱上模糊的字迹,那是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留下的青春誓言。他的手指轻轻滑过那些字迹,心中五味杂陈,念道:“‘青春无畏,逐梦扬威’,那时候的我们,真的是充满了勇气和梦想啊。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张倩看着长廊上残留的一些海报碎片,上面的字迹和图案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是曾经校园活动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