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514章 万历览书知旧事

第514章 万历览书知旧事(2 / 2)

“此术甚是厉害,能抽离王者紫气,一旦九州紫气尽失,我华夏九州,犹如千年石柱,将化为沙粒,随风飘散。彼时,天地间再无华夏传承,中华文明亦将不存。

“朕大胆揣测,此术似来自天外,为不明之人所施。此人狼子野心,欲借朕手灭华夏数千载之传承,又暗中蛰伏九州,诱惑腐蚀大明子民,培养势力,以致难以查证。

“嘉靖四十年,朕召儒释道及武林中人已七八载,彼等先后离去。朕遣锦衣卫、东厂及六扇门高手,寻觅彼等踪迹,然多已不知所踪。

“后数年,朕觉宫中似有无形势力盘踞,影响朝局,危害后宫。朕虽百般手段,终未能揪出真凶。此人神秘莫测,蛰伏手段天下无双,以致几次危及朕命。

“朕明知仙术被人篡改,欲灭我华夏九州之根本,然此竹简,乃我华夏正宗道家之术,岂能轻易弃之或焚之?

“故此,朕暗告太子载垕、朝臣骆珹、太监唐鹤三人,授意他们暗地行事。

“朕又瞒此三人,历经三年,寻得天外之铁,又邀玄门高士与墨门隐士,共铸玄机九曜镇灵箱五口,其中四口用以迷惑那神秘强敌。

“嘉靖四十三年,那强敌急不可耐,纠集庞大势力,在大明境内兴风作浪。

“朕料此人寻‘太虚玄真秘籙’不过表面,实则欲借此书挑起世人纷争,自相残杀,令大明子民自毁长城。更欲令世人甘为其所用,抢夺华夏王者紫气,致使九州分裂,难以一统。

“由此,朕决定将此‘太虚玄真秘籙’,藏于玄机九曜镇灵箱中,并将朕之告诫言语一并放入。

“而后,朕寻一由头罢免骆珹官职,令他携箱秘密回乡。钥匙则交予太监唐鹤,令他先往南直隶潜藏,十年后再回京潜伏皇宫,暗查当年之事。

“朕又留密旨于太子,令他非到万不得已不得打开。又因宫中似有强敌窥伺,朕便放出‘二龙不相见’之言,以减少与太子相见之机会,保其周全。

“朕又虑及骆珹难以护得箱子周全,或心生贪念私自开启。次年,朕遣一易容高手,假冒骆珹前往南华堡保护、监视、相助于他。并告之若局势不利,便将箱子送往龙脉深藏之处,以九州龙脉相护,使占卜堪舆之术,皆无法算出其所在。

“朕因沉迷玄门数十载,修炼竹简仙术五六春秋,略有所悟。遂将心得与‘太虚玄真秘籙’,一并存入玄机九曜镇灵箱中。

“然朕要告诫后世之君:若未除去那强敌及其势力,且未破解秘籙上的邪恶之术,切勿轻易修炼此书上的仙术。否则,必将使华夏九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朕望此箱能在数百年、数千年后,为华夏之主所开启。到那时,那强敌已不在,或已能对付之,更能破解秘籙上,被刻意篡改的邪恶之术。

“若不能如此,后世之君,切勿打开此书!切忌!切忌!切忌!”

万历皇帝览毕,心下自是忆起他父皇隆庆皇帝之薨逝。寻思那隆庆皇帝之死,果真并非因贪恋风流、沉迷女色所致。

想来,或是因皇祖父所留那道密旨,又或是眼前这玄机九曜镇灵箱,再不然,终究是这《太虚玄真秘箓》,致使被那暗处强敌所害。

若不然,生母李太后何以降下懿旨,命锦衣卫镇抚使彭海高,率众屠戮骆家满门?

即便明知是遭人算计利用,却仍执意为之,无非是想逼出这玄机九曜镇灵箱。

此时,皇帝也是心知,太后想必早已知晓宫中隐匿暗敌,且另有一股暗中势力,供此强敌驱策。

更晓得此强敌,也在寻觅这玄机九曜镇灵箱。然太后宁可遂了强敌的心思,也欲为先帝洗刷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