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凑巧,那日他脖子上挂着他小时候常和母亲一起玩的木偶人去粥棚打饭。陈庆之为他盛饭时,看到他脖子上挂的人偶,又因为夫人在世时与王家来往也多,他也机缘巧合见过王夫人拿着一样的木偶人垂泪。这才拦住了本要离去的小公子,让他得以与亲人团聚。
圣上听闻此事,也十分唏嘘,便将永世公主萧玉婉许配给王諲,约定年后成婚。
还有就是南康王萧绩和太子一同回京。
这原也是巧合。太子赈灾完成,想到母妃冬日总是疾病缠身,便着急赶回。
路上遇到了同样返回建康的萧绩,一问才知是董淑仪快不行了,圣上特召他回京丁忧。
萧统觉得这话倒奇怪,董淑仪还没过世,父皇就喊萧绩回去丁忧,这不是诚心咒董淑仪。
萧绩也一头雾水,直到两人回了府邸,问清了近日的事由,才知道圣上的确是不希望董淑仪好过。
不过他心里到底有一丝愧疚,还允许董淑仪葬在他的帝陵里。
董淑仪在避风台一日供给不足,加上心里忧惧,染上了风寒。宫里的丫头知道她再起不能,也不大好好照顾她,不过是吊着一口气。
听到圣上的恩赐,她冷笑一声,拼着最后一点力气抓住萧绩的手,在他的哭喊中下世了。
秋瘟总算过去,这个新年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
普通四年比之前面几年太平许多。
因为谢家与先前贪墨钱粮的赵家走动频繁,致使圣上对谢家的态度冷淡,下旨让永世公主萧玉婉与驸马都尉谢谟和离,并在二月改嫁王家刚找回的小儿子王諲。
萧玉婉和谢谟伉俪情深,屡次相求,圣上都不为所动,公主只得又回了宫中待嫁。
谢谟写了一封信给萧玉婉,陈述情夫妻间如何恩爱,以及对公主的思念之情。言辞恳切,像诗一样美。
萧玉婉读后流泪不止,遂将信拿给了圣上过目。圣上看后也被他的言辞打动,久久沉默不语,但终究没有让公主回到谢家。
再说王諲进了王府后,因为王志和夫人心疼他多年在外漂泊,吃了许多苦头,也不怎么拘他。不过是一种丫鬟小厮跟在他身后伺候,山珍海味、锦衣华服流水一样送去。
王諲进了王府不过三四个月,就一改之前的面黄肌瘦、满身冻疮,丰腴白净了不少,倒也有几分风流俊逸。
只是他已有十四五岁,却不曾读书识字,如今再补也无济于事,一张口就是市井粗语,引人发笑。
京城贵族子弟多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偶有那么几家愿意请他赴宴,也不过是看中王家如日中天,想要攀附权贵,他反而又看不上人家。
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人下帖子请他,他也乐得清闲。
想到城北有一家茶馆,里面的先生话本子讲得极好。以前他没有钱,都是在门口偷听,被茶馆老板看见了少不得赶他,竟然连《封神演义》、《文昭关》、《火烧赤壁》这几出也没听过,不免有些郁结。
王諲念及如今自己也算发达了,总能一饱耳福。便要小厮拉车过来,即刻往城北去。
那说书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消息灵通,已经讲上了最近永世公主萧玉婉和驸马都尉谢谟的故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