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师妹,苗姒目意宠溺。
“你说,何故?”
“潜入铜事台密道,听到四师兄对话,你不是已经知晓璃王身世?”
“四师兄骨肉,何忍伤害?”
宁云溪眸色,荧一丝忧虑。
“师姐所言甚是。”
“可是,家兄叮咛,璃王,留不得。”
苗姒柔语苒苒。
“玥皇心事何如,你不明白?”
“一点醋意罢了,你理他做甚?”
宁云溪听得费解。
“醋意?”
“师姐兴许不知,我不认识璃王殿下。”
“大哥哥醋意,从何说起?”
苗姒纠正。
“你认识璃王殿下。”
宁云溪一头雾水。
“我认识?”
“师姐何出此言?”
“他与我,素未谋面,我当真不识。”
苗姒没有点明。
“这事不重要,不久将来,你便知晓。”
她拿出一封书信,交到师妹手中。
“此乃恩师遗书,可向北兆台同门,澄清旧年误解、表明你的身份,你阅看完,收在医药空间之中,以后,会有用处。”
宁云溪接过书信。
“是。”
阅罢,收好书信,她谦顺而道。
“小妹有疑,请师姐解惑。”
苗姒浅笑,暖阳和煦。
“你说。”
宁云溪提出疑问。
“娘亲知晓璃王殿下,是己方后人;璃王殿下,亦探得铜事台机密,明晰自己身世。”
“二者,何不相认?”
“娘亲明明可以,请璃王殿下,回归颜皇臣下,却为何,任由他成为敌势?”
苗姒饶有耐心解答。
“璃王麾下,有北兆台,更有许多才谋之士、权势之职。”
“殿下本人、北兆台之众,自然可以直说真相,请他们归心颜皇。但,此举,对其他人无用。”
“另外,顾孟祯之臣,宸王麾下,以及其他皇子皇女之人,早生异心,不可能轻易归从颜皇。”
“所以,需要对立阵营,布下朝局,为颜皇揽纳人心,助帝瑾王怀柔天下。”
“慕皇帝,错信顾孟祯,以致终局,无奈托付江山。我众,十分被动,必须等到帝瑾王长大,才好帮他夺回一切。这期间,会有多少臣民,志向顾孟祯,难以计数。”
“方族诸位,布局朝堂,形成正邪对峙,衬托帝瑾王之仁,黯然顾孟祯之恶。这样一来,便于帝瑾王谋计立功,拯救苍生,重获臣民支持。”
宁云溪一阵莹然。
“原来如此。”
“方族诸位长辈,果然谋深虑远。”
顿言片刻,整理思绪,苗姒补充。
“方族大计,意欲完美实施,必要安排线人,蛰伏各方之势。其中,当属璃王,最是不能掉以轻心。”
“璃王殿下,才略无双,不易谋算。故而,师父择选北兆台一众,投诚璃王麾下,左右局势。”
“假意投诚,难以瞒过璃王双眼,另,北兆台人数众多,免不得言多必失,露出马脚,迟早被人识破。因此,师父设计,引北兆台一众,与帝瑾王生出嫌隙,假戏真做,决绝弃去,以此博得璃王信任。”
宁云溪会心一笑。
“师姐答疑,小妹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