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瞌睡碰到枕头(1 / 2)

娄炳成听完何善衡的解释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他对着话筒,用一种略带钦佩的语气说道:“姜还是老的辣啊,何董事长,您考虑问题如此全面,真是让娄某佩服得五体投地!”

何善衡连忙谦虚地回应道:“哪里哪里,我虽然考虑问题还算周全,但和娄董事您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啊。”

“如果不是您提起去东南亚开分行的想法,我的思维恐怕只会局限于香江本地,那样的话,未来恒.生银行恐怕也只能是个香江本地的小银行,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娄炳成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哈哈,何董事长,您就别再吹捧我了。其实我也是碰巧打算在暹罗布局农业项目,这才想到在暹罗开分行这件事。说起来,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何善衡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娄董事,有件事我得先跟您说一下。如果真的要在暹罗开设分行,到时候恐怕需要追加一些股本才行。毕竟银行现在的股本规模有限,要在异国他乡开设分行,资金方面还是需要更充足一些。”

娄炳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个没问题,何董事长。如果股东大会上其他股东不愿意追加股本,需要多少我一个人全部承担都可以。只要他们不嫌我的股份多,我绝对没有二话。”

“哈哈,娄董事说这话的意思是想扩大自己在银行的股份啊!不过我想娄董事恐怕没机会了,银行现在局面这么好,大家一定会积极认购的。”

“当然了,如果有人不愿意认购的话,我支持娄董事把这些份额购买下来。”

“那我就先谢谢何董事长的关照了。”娄炳成笑着说道。

利国伟在银行内忙碌了数日,终于将所有工作都安排妥当。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感叹:“终于可以出发了!”

三天后,利国伟和其他六名银行工作人员一同登上了前往暹罗共台普的飞机。这趟旅程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一次商务出差,更是一个探索新市场、拓展业务的机会。

经过漫长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共台普的机场。利国伟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机舱,感受着异国他乡的阳光和空气。他们迅速找到一家合适的下榻酒店,放下行李后,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暹罗政府的外交部。利国伟带领着团队成员走进外交部的大门,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然而,当他们说明来意后,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立刻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将他们引领到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并安排他们稍作休息。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西装的年轻人步入会议室。他面带微笑,步伐稳健,给人一种专业而自信的印象。

年轻人走到会议室的前方,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做起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郑亚森,是外交部负责专门给外商介绍暹罗政府经济政策的。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各位见面,。”

“我们暹罗自1961年起便推行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同时,为吸引外商前来投资,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郑亚森言简意赅地向利国伟介绍完暹罗政府针对外商的一系列政策后,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接着问道:“不知几位此次前来,打算投资哪个行业呢?”

利国伟见状,连忙回答道:“我们是香江恒·生银行的工作人员,我们银行的一位股东有意在暹罗开设一家橡胶加工厂。此外,我们银行也计划在暹罗设立一家分行,专门为向该橡胶加工厂供应橡胶的农户提供贷款服务。”

郑亚森听完利国伟的话,心中不禁一动,他急忙开口问道:“贵行真的打算为那些提供橡胶树种植的农户提供贷款吗?”

利国伟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一脸坚定地回答道:“是的,这是我们银行的计划之一。不知郑先生为何如此问呢?是否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您说的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太震撼了,我有点不相信,所以才向您在确认一下。不过您说的这件事确实太过重要,我需要立刻向我的上级领导汇报,由他来负责接待您。”

“所以,请各位在这里稍作休息,我会尽快回来。”郑亚森一脸严肃地说道,然后匆匆忙忙地转身离去,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等待他去处理。

郑亚森离开后,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利国伟和其他几位随行人员。这时,一名工作人员悄悄地凑到利国伟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利董事,我总觉得刚才给我们介绍外商政策的那个年轻人有点不太对劲啊!”

“您看,他在听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表现得异常热情,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呢?”

利国伟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表示赞同:“嗯,小楚,你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的热情有点过头了,这确实有些反常。不过,我们先不要妄下结论,等他的上级主管来了,看看情况再说吧。”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还是决定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4分钟,郑亚森终于回来了。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位戴着眼镜、挺着将军肚、留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子。

郑亚森快步走到利国伟等人面前,先是用流利的英语向他们介绍道:“各位,这位是我们外交部招商局的丹尼斯局长。”

“局长,这位就是香江恒.生银行的代表利国伟先生。”郑亚森面带微笑,用流利的暹罗语向丹尼斯局长介绍道。

丹尼斯局长听闻,立即将目光投向利国伟,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他微笑着伸出右手,利国伟见状,连忙也伸出右手与之相握。

“你好,利先生,我代表暹罗政府对您来暹罗投资表示热烈的欢迎。”丹尼斯局长热情地说道,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郑亚森在一旁迅速将丹尼斯局长的话翻译成英文,传达给利国伟。利国伟面带微笑,用标准的英文回应道:“感谢局长大人对我们的重视和支持,我们非常期待能与暹罗政府展开合作。”

随着交谈的深入,利国伟逐渐了解到丹尼斯局长激动的原因。原来,暹罗目前的橡胶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64万公顷,但暹罗政府有意进一步扩大橡胶树的种植规模,以提高橡胶产量和出口量,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消息让利国伟感到兴奋不已,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如果能够参与到暹罗橡胶树种植产业的发展中,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跟暹罗政府谈一些优惠条件。

利国伟在来暹罗之前,特意在香江的图书馆里面查阅了橡胶树种植的相关书籍,橡胶树的种植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种植者拥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精心呵护。

从最初的播种到幼苗成活,再到最终能够进行割胶,这一过程至少需要耗费六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六年里,橡胶农们需要全心全意地照顾每一棵幼苗。

他们要定期除草,确保幼苗能够充分吸收养分;要合理施肥,为幼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此外,橡胶农们还需要时刻警惕病虫害的侵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得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然而,这六年对于橡胶农来说,往往意味着只有付出而没有收入。他们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却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回报。这无疑给橡胶农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要想让农户愿意成为橡胶农,种植橡胶树,就必须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橡胶树没有收成的这六年。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暹罗政府向橡胶农提供贷款。

这样一来,橡胶农们在橡胶树种植的前期就能有一定的收入,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安心地进行种植工作。可令人尴尬的是,暹罗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向农户提供贷款。

这就使得橡胶种植的推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许多农户因为担心无法承担前期的成本而对橡胶种植望而却步。就在这个时候,利国伟的出现犹如及时雨一般。

他的出现恰好可以帮助暹罗政府解决在推广橡胶种植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资金问题。这对于暹罗政府来说,简直就是瞌睡碰到了枕头,为暹罗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