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其他类型 > 薛警官探案轶事 > 第66章 飞鸽案之蛇鼠

第66章 飞鸽案之蛇鼠(2 / 2)

王老师道:“不只是他,是不相信柳千派出所以及柳千政府里的每一个人……”

眼见自己的同事被怀疑,薛异人显得很尴尬,结结巴巴地说道:“都是我们的同事,应该……应该不用怀疑哈。”

王老师听到这话轻蔑地笑了,说道:“不是我非要挑拨你们的关系,正如高副所长所说的,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实事求是。如果本地执法人员主动作为,至于让折岭村发展成今天这个鬼样子吗?”

这话便让薛异人知道折岭村的水有几多深了,走到他旁边,一副正襟危坐并虚心求教的样子,说道:“王老师请讲。”

王老师抬头望了一眼天,又看了一眼坐在面前的年轻警官,见他态度诚恳端正,方才对他透露了折岭村不修路的内情来。

原来,折岭村之所以拒绝政府修路,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想靠自力更生,而是由于该村一半以上的人家,都从事过“放飞鸽”。

由于“放飞鸽”的人家互为亲朋家族,时间长了,利益相互绑定,成了蛇鼠一窝。

每当有“买鸽”客户上门,就集体出动,犹如拿到了熟悉的剧本,自动扮演起相应的角色,来诓骗客人,最后由村长家将非法得来的钱,按每家每户出力的大小,进行分赃。

至于为什么任由进村道路破破烂烂,那是他们认为,如果政府将路修到村里,会给公安机关抓人带来很大便利。

该村有几户人家自愿搬到村外的半山平台居住,主要是因为住在那里,可将进村的千米左右路段尽收眼底。特别是白天,只要发现有陌生人进村,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认为有必要躲避的就相互转告,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藏起来,甚至直接逃出国境,投奔境外的亲戚。

的确,折岭村早年靠养殖赚到过一些钱,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这些年村子的“致富“秘诀,完全靠“放飞鸽”。

这么说吧,反正长此以往,主动贴近这条线的,都发了大财,修了大房子,过上了富裕生活。

至于还有点良心不愿同流合污的,都被大伙儿逼往山下去了,要么就是住到村子旁边更偏僻的山岭里面去了。

如燕听到这里,便笑道:“比如说王老师你……”

王老师笑了,说道:“委屈我一个人倒没什么,只是路修不好,会苦了寨子里面的娃娃。前面好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不愿意走,我本来打算将三个年级的娃娃送走,才退休。要不然,娃娃们将来最坏的结局,只能跟那个外来媳妇小许一个样儿了。”

彭先生站在一旁,听他讲到小许,终于有机会插话了,赶紧说道:“小许看起来那么单纯的一个小姑娘,为什么要跟着他们干这种坑蒙拐骗的事呢?”

王老师见他一副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衰样,顿时又气又好笑,反问他:“你从哪里看出她单纯了?”

彭先生便道:“我跟她接触过一天一夜,我觉得她并不像坏人呀,肯定是被谁逼着干的坏事。”

王老师见彭先生一把年纪了,但见识如此浅薄,便抑制不住心里的怜意,轻扶着额头,笑了起来。

彭先生立即质问他:“你为何发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