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大步流星地在赫拉要塞的走廊中穿行。
之前基里曼与他分开的时候,是希望他们二人都能在这段时间里暂时搁下之前种种不合的意见,在做别的事情的同时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番。多恩觉得这提议没什么问题,因此同意了。在这场波及了整个马库拉格世界的意外发生之前,他暂时搁置了与天狮战团或者审判庭有关的问题,专心在研究自己断臂的替代方案上,直到现在。
当地时间本来已经入夜,然而,从廊间的观景窗中落进来的并不是马库拉格原本干净澄澈的夜空中闪烁着的点点星光,而是亚空间的肮脏色彩。象征了某种意义警报声响彻要塞各处,尖锐地撞击着所有人的耳膜。据多恩所见,基里曼的部下,不论是星际战士还是凡人军,都一如既往地训练有素,所有人都在这种声音的刺激下乱中有序地忙碌着,但依然尚未有人能够告诉这位原体,除了大家都看得到的表征之外,整个马库拉格到底陷入了怎样的状况当中。
这就是为什么他必须要找到他的兄弟,但很遗憾的,作为马库拉格,乃至于整个奥特拉玛五百世界的主人,基里曼现在也没有完全掌握事情的全貌。任何指挥官对现状的把握都必须依赖一线观察员传递来的情报,所以,如果一线观察员传来的情报本身就很混乱,甚至自相矛盾,那么哪怕是原体,也做不到从中推论出准确的情况。
“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敌人不是从曼德维尔点来,而是直接在马库拉格轨道附近撕开了亚空间裂隙,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基里曼如此解说时口中发苦,“敌人没有在意舰队与天体之间的引力影响,或者他们就是故意将这当作武器。不仅裂隙附近的舰船因毫无防备而转瞬间就被亚空间、引力波或者敌人的炮火撕碎了,离得稍远些的也被直接堵在空港里任人鱼肉,就连马库拉格,这个世界本身,也不得不在应对敌人进攻的同时应对自然灾害——监测部门向我发布了大规模地震与海啸预警,所有的城市都得迅速进入避险流程。或许唯一的好消息在于,赫拉要塞的地势足够高,不会受到海啸的侵袭;至于地震,机械教的地壳固着设备会尽量处理。”
又一阵震动从他们的脚下传来,基里曼苦中作乐地挤出了一个笑容:“哎,看来他们的技术也没有他们喜欢吹嘘得那样神乎其技。”
这倒有点错怪机械教了,毕竟这些红袍怪咖在建设相应设备的那时,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现在这种极端情况。赫拉要塞又坐落在马库拉格最高最大的山脉之上,这里本就是地震多发的板块交界地带。帝国建筑的抗震等级已经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增长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要塞的承重结构不可能被高等级的地震搞塌。
多恩点了点头,没有作出评价。有关赫拉要塞的抗震等级这件事,他可能比在这间要塞里睡了一万年的主人本人都清楚的多——要知道,当年基里曼在色萨拉一战被装进静滞力场之后,可是多恩来到这里,亲自翻修并加强了整个赫拉要塞的自律防护措施。因此,他越过了这个问题,直接转向更核心的方面:“我们的敌人到底是谁?”
“还不清楚。”基里曼的声音当中透露出一股因事情失控而产生的烦躁,“近乎所有的前哨站都在这个庞大亚空间裂隙展开的那个瞬间里失能了,鸟卜仪阵列的示数也一团糟,通讯线路里到处都是无意义的废码。我们现在只能勉强知道敌人有三艘战列舰,一百艘以上的护卫舰——这是个约数,因为敌军的舰队规模似乎每时每刻都在继续扩大。从马库拉格卫星上传来的信息说,他们从舰队中几艘舰船的识别码辨认出这是钢铁勇士的舰队,但在他们表示将进一步确认这个情报之后,这个监测站就再也没有传来回音了,我们依然不知道是否可以将敌方的整支舰队都认定为归属在钢铁勇士的统一调度之下。”
“但至少他们确实在。”多恩点了点头。
情况糟透了,马库拉格上的帝国军队——不论海军还是陆军——简直就像走出拐角后陡然被人套了麻袋,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被不知道什么人饱以老拳那样。一些意志不坚、水平不够的指挥官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因无法发出有效指令而造成溃败,但原体的心智与战术眼光都远远在这个基准线之上。
“无论如何,你应该作出反击。”多恩语气平静地指出。他们的确不知道这个亚空间裂隙是怎么产生的,敌人又具体是哪一家哪一户。知道这些或许确实能让他们打得更轻松、更有针对性一些,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他们已经在挨打了,就必须得还手,才能为自己争取重整态势的喘息空间。
基里曼同意这个观点:“所以我已经要求空港最外围的舰船直接进入战斗状态,为港内的舰船争取时间,同时马库拉格之耀号也将直接出港,带领这次反攻。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还能动的舰船一边作战,一边侦查前线的情况。”
多恩点了点头,没有发表反对意见。他是赞同这一战术安排的——哪怕他们都知道,空港之上的诸多舰船,将会因为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命令陷入怎样的惨状当中,也是一样。
因为战争当中,除了将无数活生生的人命和海量的珍贵资源兑换成筹码,扔进这个可怖的祭祀场,为己方换取一丝微薄的胜机之外,总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
在天空裂开、警报发出的几乎同时,马库拉格地面上安置的强大护盾及防空系统就都已经启动了。可掌管这些对空强大武器的班组都没有想到,他们首先需要击落的东西,是帝国己方舰船被各种原因破坏后,又被马库拉格的引力捕获而落向地面的巨大碎片。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城市上方的天空被亚空间的裂隙撕碎,任何凡人哪怕只是作出抬头仰望的动作就会有被混沌腐化的风险。但在城际广播中反复回响的警报和忠告根本没法阻止市民们向天空看去——在马库拉格机制优秀的教育体系之下,当中的公民确实都至少识文断字,懂得听指挥,并且在许多次不幸降临的战火当中训练有素。但在眼下的情况里,人类“看向可怖声响的来处以确定自己的逃亡方向”这种写入基因的本能,还是会轻易地压倒后天经由教育得来的习惯。
除开亚空间污秽的光芒之外,马库拉格原本宁静的天空当中其实另有璀璨的光源。巨大战舰流星般的引擎、相互开火或击中时发出的光芒连尚在白天的半球地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更不用说被引力捕获的战舰残骸向地面坠落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巨响和火光了。马库拉格的人民或许已经见惯了各色战机从太空向下俯冲的景象,也熟悉星际战士空降仓划破空气时产生的流火——但这个,动辄数千乃至上万吨的,根本就是一栋摩天楼大小的金属结构裹挟毁天灭地之势从天而降,则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甚至于,这些从舰船上被整块撕下来、不幸坠落的火球当中其实还有勉强能用的维生装置和活人。天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要比地面上所见的更加残酷,对这些人来说,也不知是在舰船残部与大气摩擦的过程里被蒸煮而死幸运一些,还是被地面城防的高射炮击中、在冲击中因某种原因死去干脆一些。
最为残酷的事情当然发生在轨道上,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攻击和莫名其妙的死亡在战火连天的银河当中已经司空见惯了,唯一永远会烧灼帝国人神经、带来烈火般的愤怒与仇恨的,只有背叛。
在轨道上,造成舰船减员沉没的并不仅仅只有敌人的出现、冲撞,以及射击。马库拉格之耀号也在出港。
帝国摄政班师回朝时带回了极限战士的一连与二连,其中二连随他本人回到了马库拉格地面,一连则和一众极限战士系子团一同留在太空上,照料荣光女王战列舰以及相应的护航舰队。这些由星际战士主要控制的舰船在接受到自己基因之父的命令之后,便像往常一样立刻展开了行动,准备出港进行迎击。但是——四周泊位的舰船无法配合他们的动作,甚至于整个舰队当中的一些舰船自身也出了问题,无法立即对命令进行响应。
因为不论如何,帝国中的舰船都必须要由人来开动;这些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者又大多是肉体凡胎的男男女女。帝国的基石也大多是由这些人垒砌而成的,但很可惜,这些人也很容易受到亚空间的影响。意外发生时,亚空间能量的冲击令许多机组成员在转瞬间遭受到腐化,又伤害到了更多人的心智。这令每一条舰船中的各个部位都产生了混乱,并且一时间陷入了极端的人手短缺当中,难以迅速处置。像基里曼麾下这些由原铸星际战士进行调度的舰船一般,能够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迅速响应的,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