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2章(1 / 2)

海汉为希胡部落训练军事人员的计划,其实在高桥南赶来伏波港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

不过目前在这里受训的阿拉伯学员,仅仅只有数十人而已。海汉是以军中骨干为培训目标,这些学员完成训练之后,便会出任希胡部落第一支正规军的军官。

但更大面积的军事培训,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困难,那就是希胡部落送来伏波港的青壮人员大多并不在军营中,而是在港口工地上充当劳动力。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希胡部落将向伏波港持续提供雇佣劳工,而这些人的组成,大多正是建立军队所需的青壮男子。

由于希胡部落的人口有限,加速伏波港的工程建设,与帮助希胡部落训练军队,这两个用人方向无法做到兼顾,高桥南也只能选择其一作为侧重。

当下既然特战师的援兵已到,对于希胡部落成军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高桥南决定还是延续目前的安排,先让希胡部落的青壮去协助施工,军训可以在此之后再视情况安排。

当然这也需要小阿布都拉的配合,只要他点了头,那么希胡部落的人也会更加服从海汉的安排。

在对阿拉伯人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高桥南这次带来的作战部队也在同步进行适应性训练。

特战师实力虽强,但在此之前并无在沙漠环境中作战的经验,今后一段时间要伪装成希胡部落的武装力量,这适应环境便是第一步。

好在有现成的土着当老师,如何在沙漠中完成吃穿住行,如何规避沙漠中的种种自然风险,都有阿拉伯人可以言传身教,将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经验传授给特战师将士。

与此同时,一支希胡部落的商队搭乘船只,前往波斯湾西部的港口购买服饰和马匹。

为了能让特战师化身为阿拉伯武士,首先就必须得完成换装,阿拉伯长袍和头巾都是必需品。此外要在沙漠内陆机动,骆驼和马匹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希胡部落养了不少骆驼,但无法一下子提供太多的服装和马匹,只能通过外购才能满足特战师伪装所需。

为了避免因为大量采购物资而引起外界关注,这些采购活动还得分批在多地完成。这件事海汉不便直接出面,也只能委托给本地土着来完成。

但希胡部落自身就没有大船,仅有的几艘货船装载量都十分有限,买点普通物资还行,但要装运大量马匹,恐怕跑个两三趟都未必能满足特战师的需求。

高桥南虽然希望尽快开始行动,但也知道这些事急不来,只能耐心等待准备工作一项一项完成。

不过此时也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从普吉岛发来的电报中,他得知了石迪文等海汉高官率领的庞大舰队已抵达当地,并且为特战师带来了大量的移民和物资。

当然最重要的是,钱天敦在电报中谈及了执委会将为西线提供的政策支持,这意味着特战师将会得到更大的行动自由度,或许之前所制定的一系列扩张计划,就此排除了在执委会遭遇否决的可能。

但钱天敦和执委会所关心的新港口贸易状况,目前却没有什么显着的改善。周边国家仍是对伏波港心存疑虑,暂时没有将这里列入贸易目的地,导致伏波港的码头十分冷清,并没有出现海汉所期望的热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