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等人在航行中远远的遇到过许多恒星系,还有矮棕星,又叫褐矮星,这是一种非常小的恒星,也可以称之为伪恒星,他们的质量只比木星大上几十倍,在13-80倍之间。
比这还小的就是次褐矮星,有时又称为流浪行星,孤儿行星,他们对行星来说质量巨大,是巨行星,但是相比恒星又非常小。
这两种两种都是失败的恒星,但是即使是失败的,他们也比木星大上许多。他们是处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星球,存在数量不会比主序星少。
两个月后!
巡航舰又经过了3次空间跳跃,因为空间跳跃的不确定性,以及恒星自身的运动,导致众人不得不多一次空间跳跃。
而众人也第一次见到了红矮星,格利泽667c的光线非常的暗,对习惯了太阳的人类来说,这种光线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暗红色的阳光。
在蓝星的计算中,它的亮度只有太阳的1.4%,绝对星等是11.03,这个数值约大,亮度越低。
太阳的绝对星等是4.83,而极其耀眼的“鹊桥”,天鹅座超巨星天津四,绝对星等是-8.37,是太阳的19.6万倍。
格利泽667附近有着许多行星和小行星,相比太阳,两颗橙矮星和一颗红矮星以及一颗褐矮星,恒星群构成的庞大引力牵引着远超太阳系的行星与小行星。
667附近有着一圈小行星,但是内部的多股引力导致它们的轨道有些许凌乱,穿过小行星带,来到了距离最近的气态行星,不过气态行星不是飞船能停下的。
众人直接略过,气态行星在一众行星中的价值是最低的,几乎没法有效利用,最重要的还是c星,在经历过短暂加速后,众人来到了c星上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距离母星非常接近,行星跨度也是很近。
格利泽667cc从表面上看上去,就能知道是生命星球,整体以黄绿色为主,夹杂着蓝色的小型海洋,在行星表面四处分部着。
晨昏圈一带大范围全部都是绿色的,整体以陆地为主,这也是给众人确定有生物的决定因素。
靠近红矮星的一面以黄色为主,因为常年受到红矮星直射,导致植被稀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
据冰野描述,和比邻星b相比,667cc的环境已经好上许多,那里的极寒和极热才是两个极端。
因为比邻星b距离母星实在是太近了,而这里位置更远,直射带来的影响远远小于比邻星b,绿洲的面积也比众人预想的要大的多。
天空遍布着洁白的云彩,黑白交界处近乎三分之一全部都是绿色,而667cc也是比蓝星要大的多,质量估计是蓝星的四倍,而在它前面,还有一颗更大的b星,几乎是蓝星的六倍。
两颗都是超级类地行星,如果不是被潮汐锁定,这里的适宜程度将会比蓝星还高,因为这里星系的资源更多。
相比格利泽667,太阳系都只能算是“穷乡僻壤”。
众人驾驶了四艘小型飞船进入c星中,从天空来看,这里并没有演化出文明,因为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和金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