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稍微放下心来,又担忧道:“但老太太似乎喜欢大姐。”
刘夫人想了想,有了方法。
过了两天,她找到刘老爷,说娘家有个侄儿,品貌俱全,想说给大姑娘。
刘老爷立即反对:“你那个侄儿,无功无名的,还想娶我的女儿?”
刘夫人劝说:“我那个侄儿最是老实,贞儿又是木头性格,嫁过去不会受欺负。”
“不行,还是埋没了贞儿的才华。”
“哎哟老爷,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身能靠才华吃饭?还是寻个知冷知热的这辈子才过得舒心。老爷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从显国公府回来后,刘夫人对大姑娘十分照顾,着人送衣服首饰,每日饭菜也好了不少。
这天刘夫人将朱姨娘叫过去,喜笑颜开地跟她说:
“今天叫你过来,是商量一下贞儿的婚事。”
朱姨娘一下激动起来,这快一年了总算是想起来贞儿的婚事了。
“太太您有合适的人选了?”
“不错,上次老爷说贞儿的诗得了皇上的嘉奖,我娘家人知道了,非要托我说这个媒。虽说女子有才华没什么用,但这些年贞儿懂事听话我是看得见的,便想亲上加亲,做主将贞儿嫁给我娘家侄儿。”
朱姨娘脑海里想一想,太太娘家侄女常来府上的,她也见过太太的侄儿,人确实一表人才。
刘夫人的祖父曾是一个小官,但父亲读书不行,家里就从商了。
听说她这侄儿很能干,接手以后生意越发好了,家里富得流油。若是贞儿嫁过去,一定不会过苦日子。
朱姨娘问:“不知道老爷是什么意思?”
刘夫人说:“老爷自是同意的,回去你跟贞儿说一说,若是合意,年前就把这事定下来,贞儿也十六了。”
回去以后朱姨娘跟大姑娘说了这婚事,大姑娘也见过太太的侄儿,脸开始红起来,观棋不乐意。
“咱们姑娘怎么也不至于配一个商户吧?”
朱姨娘说:“商户低贱,咱们家压他一头,你嫁过去他们不敢欺负你。”
观棋撸起袖子:“谁敢欺负姑娘,我大嘴巴子扇他。”
朝云笑她:“姑爷你也敢扇?不怕姑娘跟你急?”
大姑娘便要拧她们的嘴。
过了两日,中午的时候刘夫人将大姑娘叫了过去,笑盈盈地说:“真是女大十八变,怪不得国公府的老太太都夸你。今儿晌午别走了,在我这吃。”
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大姑娘听话留了下来,摆饭的时候,发现刘夫人身旁坐着一位男子。
这男子她不认识,刚要避开,刘夫人拉住她:“别走别走,这是我娘家侄儿,瞧瞧,是不是一表人才?”
大姑娘又惊又羞,这并不是她见过的表公子,“太太,怕是不妥吧?”
“怕啥?你们本就是表兄妹,私下里见一见没什么的,况且马上也要亲上加亲了。”
那男子约莫二十岁,两边嘴角各长着一撮小胡子,一双眼睛粘在大姑娘身上似的,一顿饭吃得大姑娘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