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生耽美 > 嚣张小侯爷 > 第100章 逼捐

第100章 逼捐(2 / 2)

“除了女仆主题,还有猫娘主题。”

不等几人询问,君名扬就解释道,“刚才我那侍女脑袋上戴的毛茸茸的发饰就是动物皮草制作的猫耳朵,不只是形状,摸起来的手感也跟猫耳朵一样。”

“除了猫耳朵,还有配套的猫脚、猫爪、猫尾巴,到时候一并穿戴上,客人又是一番新奇体验。”

“你想想,这样一个头长猫耳,身后有尾巴,一双毛茸茸的爪子给你奉茶,这不就是文人雅士口耳相传的那些神鬼志怪中的猫妖吗。”

君名扬越说越精彩,在场众人都在幻想着君名扬所说的场景,好几人的面色都开始逐渐红润了起来。

“妙啊,此举甚妙啊!”几人纷纷看向君名扬,只差没说一句“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君名扬看着几人的表情,十分得意。

懂不懂什么叫现代商业思维?好歹老子是个穿越者,要玩勾心斗角的不一定搞得过他们,但要玩点花活,君名扬的优越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掏空的时候,君名扬敲了敲桌子,“咳咳,入股的事情等青楼地址敲定了再谈,差点把正事忘了。”

君名扬继续漫不经心道:“你们可曾听闻,城外出现了个庞大的教派?人数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人,叫什么五斗米教!”

“我想肯定是官仓空置,官府赈灾不力,流民才发展成教派!若是这群人闹大了,造反来城中抢夺粮食,你等可是会大祸临头的啊!”

“而侯爷我呢,还要回云中郡,到时候万一这些教徒叛乱联合成军队,侯爷我可就危险了。”

“所以呢,今日叫大家来,还有一事通知诸位。”

“由侯爷我牵头捐粮救灾!大家都看见了吧,县衙内已经立上了一块石碑,到时候各家捐赠多少,都会刻立在碑石上,抚慰民心!”

此话一出,屋内众人都愣住了。

屋外那群富户也被侯府的护卫通知了这条消息。

“对了,捐赠时间就定在明日,明日各家捐赠了多少粮食,按照送入县仓内的数量刻立碑文。明日晌午之后,会由多到少刻写出来,立于城门口,公之于众。”

君名扬说完,便不管在场众人的异样神色,径直走了。

屋内众人看向了为首的章邵华,“章大人,他这是卸磨杀驴啊!”

“就是,分给了他这么多银子,还不知足?如今居然要逼捐?若是我们几大家族的捐赠数量少了,到时候刻立在碑文之上,岂不是遗臭万年?”

章邵华看着君名扬离开的背影,眯了眯眼睛,“先不急,我们赚的银子可是相当大一笔数目,捐赠点粮食不过是九牛一毛。侯爷此举,想必城中其它富户同样意见不小,我等先观望观望。”

“想来城中那些富户刚为囤粮亏损了银子无处发泄,肯定不会愿意捐赠太多粮食,侯爷想要逼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几大家族只要能排名于榜首,就不必担心名声被毁。”

“况且……”章邵华对几人一笑,“县仓的粮食,可不是县尊大人做得了主的,到时候粮食入了库,该怎么安排……可就是我说了算了!”

……

另一边,回到私购宅子的君名扬将所有人叫齐,“有事情交代,该来的人都到齐了吧?迟到的那些就先不管了,我安排了之后你们去讲给他们听。”

符妙点了点人数,屋内一共三十人,除了掘掘子周旺和王炳焕在五斗米教安排事情,其他人全都到齐了,连郑斌都到了。

君名扬见人全到齐了,便起身严肃道:“叫大家来是通知大家一声。”

“陇南三州的情况我们大概已经摸清楚了,如今平华县可以说是陇南三州灾民问题的火药桶,稍微有点火星就会爆炸。官场和民间局势错综复杂,不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时机已至。”

“什么是火药?为何一点就爆?”李虎有些摸不清头脑的问道。

振斌白了他一眼,亏他还是侯爷招来的护卫,连侯爷回封地就是奉旨督造火药都不知道?“你以后就知道了,别打岔!”

“除了朱家和章家的粮仓,其余粮仓挖通了吗?”君名扬问。

身为侯府夫人兼君名扬的私人秘书的符妙翻了翻记事本子,看了一眼说道:“按掘掘子的进度汇报,剩余的两处粮仓地道已经挖通,现在就需要把粮食运出来吗?”

“今晚就动手,全部搬空!”君名扬冷笑道,“反正都是些民脂民膏,别跟他们客气。逼捐的通知已经放出去,万一他们鸡贼的转移了粮食,咱们岂不是平白无故损失三四千石粮食?”

想了想,君名扬又道,“告诉掘掘子他们,动作别太大了,这次咱们跟抄家也没区别了,上次还给朱家和章家留了一层空壳袋子。这次时间来不及了,不用拿沙土装袋去冒充粮食。”

符妙点了点头,提笔记下。

君名扬又看向沈清欢,“小沈,今日你连夜让人赶制报纸。”

“什么是报纸?”沈清欢也一脸问号。

“就是类似榜文告示的玩意儿。”君名扬又无奈的解释了一番。

“赶制好了之后全部贴在那群说书先生之前发布消息的地方,文字一定要简单名了,别搞什么文绉绉的一套。”

“内容就简单写一个排行榜就行了。就是城中富户的存粮排行榜,我今日通知的要捐赠粮食的富户名单你那里都有,从各家的存粮数量给我一一排出来,明日务必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

“除此之外这张榜单还要放到城外去,让说书先生们给流民讲述!”

至于各家都有多少粮食……那还不是随君名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当然也不能毫无根据的编,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人信服。

这几天他通过收粮,把平华县大大小小所有的商铺底细都给打探清楚了。

谁家有多少田产,在平华县外有多少置地,结合着跟陇南三州的官员又是否有关系,全部一一记录下来,还给沈清欢弄了张对照表格。

此外君名扬许久之前就让那群说书先生讲解了一番陇南三州之所以会出现粮灾困局的原因。

今日他带头捐粮的消息也由那些说书先生发布了出去,同时鼓励民间捐赠粮食,没准还能在石碑上留名,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