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探究起来,这其中的缘由,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温若寒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虽然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潜力,但毕竟尚未完全接手岐山温氏这个庞大的家族。
当时的大长老,作为家族中的长辈,对温若寒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他深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朋友和兄弟的陪伴是多么重要。如果温若寒在这个关键时期没有能够一起玩耍、相互扶持的好兄弟和好朋友,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可能会变得孤独而艰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长老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一个特别的措施。他精心准备了一份拜师的厚礼,这份礼物不仅代表了他对温若寒的期望,更蕴含了他对温若寒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在姑苏蓝氏听学即将开始之前,大长老将温若寒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若寒啊,你是我们岐山温氏的未来之星,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不能没有朋友相伴。我希望你能在这次听学的过程中,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将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温若寒听了大长老的话,心中感动不已。他明白大长老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他好,这份关爱让他倍感温暖。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不辜负大长老的期望。
就这样,温若寒顺从地带领着旁系的其他子弟,一同踏上了前往姑苏蓝氏听学的旅程。这段旅程对于温若寒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结交朋友、拓展人脉的重要经历。
温若寒向来是个言出必行之人,既然他答应了要去姑苏蓝氏,那就一定会做到。于是,他带着旁系的其他弟子,马不停蹄地赶往姑苏蓝氏。
这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停歇,除了必要的时候停下来用饭,其余时间都在匆匆赶路。就这样,他们日夜兼程,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就抵达了目的地——姑苏蓝氏。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路上稍有耽搁,以温若寒的御剑速度,原本一天半就能赶到的。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比其他听学的人早到了三五天。
当温若寒将拜帖递上去时,蓝启仁亲自出来迎接,并将他们带进了云深不知处。温若寒虽然早就听闻过蓝启仁的大名,但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本人。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蓝启仁时,不禁被对方的美貌所吸引,竟然就那样愣愣地盯着蓝启仁看,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蓝启仁对于别人盯着自己的脸看这件事情,其实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他那张脸长得确实有些出众,难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然而,像温若寒这样毫不掩饰地、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的人,还真是绝无仅有。
终于,在温若寒的注视下,蓝启仁有些不自在了,他忍不住轻声咳嗽了一下,提醒温若寒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
温若寒似乎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迅速收回了目光。
不过,这一次的尴尬并没有让温若寒退缩。相反,在接下来的听学过程中,他反而更加频繁地主动接近蓝启仁,找各种理由与他相处。刚开始的时候,蓝启仁对温若寒的热情并不太感冒,甚至还有些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