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沅珊慢悠悠喝着茶:“我只是提醒你,她现在挺红的,你要出歌,小心撞热度。”
“那我就不出。”他笑,“你火就行了。”
“我?”她挑眉,“我又不是歌手。”
“你是谢沅珊啊。”他理直气壮,“你说什么,都是金句。”
她看着他,好半天没说话。
这人,从前是个玩世不恭的混账,现在却——
认真得让她怕。
怕习惯。
怕有天,失去。
“易喆。”她突然低声叫他。
“嗯?”
“你真不走了?”
“真不走。”他语气坚定,“你打也没用,我赖定了。”
她笑了笑,手指抓着他衣角,轻声说:“那你答应我。”
“什么?”
“哪怕有一天我输了,被人骂,被人踩,你也别走。”
“我不会赢一辈子。”
“但我想,回头的时候,你还在。”
他看着她。
眼神沉了片刻。
然后握住她的手,凑过去亲了一下。
“沅珊。”
“我回来,不是为了赢。”
“是为了你。”
“你哭,我擦泪。”
“你累,我抱你。”
“你输了,我陪你重新开始。”
他说着,低头,抵住她额头。
语气轻得像梦一样。
“所以,别怕。”
“我在。”
这一刻,东城的阳光照进谢宅客厅。
窗外的风吹动纱帘,茶几上的手机又“叮”了一下,新的热搜跳出来——
【谢沅珊东城文化大会全场收视第一】
【山南:她不属于舞台,她是时代】
网友评论刷屏。
但谢宅的两人,谁都没再去看。
他们只是靠在一起。
茶水温着,屋里安静。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以“夫妻”的身份,坐下来,吃一顿早饭。
没有流量,没有镜头。
只有心,靠得很近。
东城,六月初。
阳光炽烈,连风都热的。
谢宅前的爬藤花开得正盛,绿意遮住了门前的半扇窗,楼下厨房还有早上没洗的茶杯。屋子里静悄悄的,像是刚刚收起了一场漫长的柔情。
但很快,两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光影实验室,三楼会议室。
“山南回来了。”
这句话在东城娱乐圈炸开的时候,易喆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指着一堆技术图纸,给人讲新的音频编程逻辑。
“我们这一轮,用模拟光效去推情绪线,前段柔,后段爆发,收尾用静默。懂?”
几个技术员点头,谁也不敢吭声。
山南回来了,不是以艺人身份,也不是创作人,而是以项目主控人,直接回实验室坐镇。短短两天,把整个项目节奏拉直一遍,废了两个方向,砍了三个预算。
“他疯了吧?”
“疯什么,人家一首歌顶我们半年饭。”
“不是疯,是清醒。”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
另一边,沅珊也没闲着。
谢氏文化和一家海外传媒巨头签了联合开发计划,从艺人培训到剧本版权,全线接轨国际模式。连公司食堂的饭,最近都换了进口牛排和南美水果,员工一个比一个忙。
“谢总今天几点回来?”
“晚上的饭局结束才回。”
“和谁?”
“听说是文化部那边牵的线,还有电影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