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那李成龙动了。”
金城县,城隍庙里,一个庙祝快步走了进来,跪在地上禀告道。
“哦?终于动了!”
那摆在供台之上,原本叫人朝拜的泥塑城隍,竟然直接动了起来,伏低自己的身子,脸上露出笑容来:“既然如此,那就去回禀巫山君,本神今晚便去赴宴。”
“是!”
庙祝连忙退了下去。
而城隍则是捋着自己的胡须,脸上露出了愤恨的表情:“姓崔的,他人都以为你将生死簿随身携带,片刻不离身,但只有我才知道,你手里拿的那本,根本就不是真的。”
“即便是生死簿的一部分,也是非阎王或大气运者不可执,而神器自能择主,只要那李成龙进入鬼蜮当中,不管你将生死簿藏在哪里,气运相连之下,他都能找得到,就如同是当初的我一般!”
他大步从台上走了下来,脸上的表情一部分愤怒,一部分却又在笑,给人的感觉无比的诡异。
“这本就是属于我的东西,等着吧,我的复仇才刚刚开始!”
城隍思绪一时激荡,脸上的泥塑露出裂纹,簌簌往下掉着碎片,他连忙捂住自己的脸,将碎片下的真容遮住,眼神重新恢复了清明,又坐回了台上。
“该死,这香火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必须尽快解决,李成龙啊李成龙,你最好是能成功。”
他闭上眼睛,一道金色的身影从雕塑头顶飞出,然后飞到了外面,在常人看不到的视角,街道上吹吹打打,一群大鬼小鬼正在等候着他。
“赴宴!”
城隍一挥手,众鬼便簇拥着他朝外面走去。
不管对方成不成功,但不在场的证明还是要制造的。
......
另一边,朱仲感觉今晚的自己,简直就是如有神助。
按理来说,在晚上骑马这种事,完全就是一种找死的举动,稍微有点马失前蹄,他可能就会甩飞出去,不死也是重伤。
但偏偏从他这一路的旅途,顺利的简直不像话。
甚至比他白天骑马行进的时候,还要更加的顺利,仅仅是两个时辰不到,那座大唐的首都,长安城便已经赫然浮现于眼前。
当然,即便是深夜,长安城门也有兵丁把守,他骑着马是绝难进去的,幸好朱仲也不需要进入长安,因为鬼市并不在长安城内,而是在长安城之外,据说是曾经沉入地下的宫殿群。
“不过,到底在哪呢?”
朱仲骑着马,正瞪大了眼睛寻找,忽然间一个提着灯笼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身后。
“李公子,鬼市在这边,请跟我来。”
提着灯笼的,是一个披着黑衣,将自己罩住的身影,听声音似乎是个女人,但低着头看不清面容,说完这句之后,也不等回应,便径直提着灯笼,朝某处走去。
“我不姓......”
朱仲本能的想要说自己不姓李,但立即反应过来,自己现在脸上还戴着面具,对方肯定是认错人了。
不过不要紧,刚好能顺势进入鬼市,于是他便默认了下来,下来牵着马,跟在了对方身后。
两人七拐八拐,很快便来到了一处地下暗河的地方,那黑衣女人打了个呼哨,便有船从岩洞中驶出,将女人和朱仲,连同他的马一起,载在船上深入岩洞当中。
里面很黑,不过朱仲因为面具的缘故,看得清楚楚,这里面到处都是分岔和暗流,看得人直眼晕。
“嘿嘿,要是没有人引路,外面即便是有千军万马,也休想找到鬼市,更别说是进来了!”
撑船的是一个男人,眼见朱仲面露惊色,不免有些得意的说道。
“少废话!”
然后便被那黑衣女人,低声呵斥了一句。
哗啦啦。
于是再次沉默了下来,朱仲只能听见水波荡漾的声音,小船逐渐朝深处进发,让他有种自己似乎正主动往某个庞然大物的嘴里,送上门去的错觉。
黑暗最是混淆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刻钟,也许是一个小时。
“到了!”
船夫忽然说了一声,紧接着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朱仲抬望去,只见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溶洞,然后又分出无数细小的溶洞,且两边石壁上皆被凿出一个个洞穴来,里面传来亮光,显然有人生活在其中。
再向后一望,他们来的暗河,不过是其中一条,另外还有着七八条不知通往何处的暗流,在静静流淌着,一些小船来来往往,将人送走或者借来,颇为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