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这样也行?(2 / 2)

用来充作军饷?

那他还私吞干什么?

用来改善他自己或者宁王府的吃穿用度?

王府的账册上没有任何来路不明的进项。

不仅如此他还每年拿出一大半的俸禄去补军饷的缺,一边私吞一边往回填补,恕我直言,这种一听脑筋就不太清楚的事丞相会做吗?”

当着丞相的面指桑骂槐,明世子是有勇无谋还是胆色过人?

众人面面相觑表情精彩纷呈,然而明世子既然敢骂就说明宁王的脑筋清楚得很,不清楚的是诬陷他的那个人。

有人想看看丞相现在是什么表情又不敢,只能将目光投向跪在地上的柳满江。

柳满江在心中大骂他们这些人见风使舵,死咬着丞相帮他准备的证据不放:

“即便世子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又如何,臣就是受宁王的指使将那十万石粮草运去了云州,有书信为证,其他的事和臣无关!”

你说无关就无关了?

明若昀冷笑,和他们周旋了这么久终于找到机会把众人的目标往真正的幕后主使身上引。

“既然柳大人一口咬定是受我父王指使,那请问柳大人都从我父王那儿得了什么好处?”

“什……什么什么好处?”

柳满江结巴,明若昀问得突然,他一时没想好该不该承认自己拿了好处。

“柳大人什么好处都没拿就答应我父王帮他偷运军饷吗?!”

明若昀故作惊奇,好似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贪污军饷可是灭九族的重罪,加官进爵金银财宝……柳大人总要图一样吧?

否则我父王连点儿柳大人的把柄都没有,怎么相信你不会出卖他?”

明若昀说的在情在理,柳满江否认不掉,可他若承认了就从胁从变成了同谋,不知道丞相还有没有办法帮他脱罪。

豆大的汗滴从柳满江额头上落了下来,明若昀见状果断向在场诸位陈述了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不给他任何申辩的机会。

“众所周知,当年贪污案审结后柳大人便因查案有功青云直上,可作为罪证的十万石粮草却始终下落不明。

大理寺连最关键的罪证都没有找到就草草结案,本公子不懂大理寺审案的流程,敢问周大人,这样也行?”

这样当然不行。

周轶在心里否认,起身朝太子遥遥拱手,回答明若昀:“当年荆州贪污案是在罪臣范卓手里办结的,现已证实此案另有隐情,那当年的卷宗自然也要推翻重新归档。

微臣已向陛下请旨严查那十万石粮草的下落将证据补足,世子若有什么线索,也可告知微臣。”

明若昀温声道那本《崇光县县志》就是他能提供的线索,周大人可顺着这根藤继续往上查,相信很快就能将缺失的关键性证据补足。

而说到范卓,“他连证据都没找到就敢结案,还将罪名扣在了陈大人头上让他替你定罪,想必没少收柳大人的好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