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非正常美食文 > 第321章 做包子的另有其人

第321章 做包子的另有其人(1 / 2)

第321章做包子的另有其人

“那您吃过特别好吃的蟹黄点心吗”秦淮直接套话。

秦淮很清楚王根生的性格,一生正直的王大爷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话直说,有问必答。只要是他觉得可以说的,问心无愧的,他一定会说。不可以说的他也不会编理由,会直接说这个不能说。

王大爷就是这么实诚。

套王大爷的话,不需要套路,不需要铺垫,单刀直入就行。

不出秦淮所料,王大爷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大约两三分钟后,秦落手上的那碗蟹黄拌面都吃完自己又拌了一碗,王大爷才缓缓开口。

“应该是年轻的时候吃的双蟹包。”王大爷的眼神中满是怀念,“朋友请我吃的,就吃过一次,真是怀念啊。”

秦淮有些吃惊,王大爷说的那个朋友肯定是许诺,如果王大爷还有第2个能请得起双蟹包的朋友,那王会计年轻的时候交的朋友也未免太富贵了。

不过王大爷居然只吃过一次双蟹包是秦淮没有想到的。

看王大爷的任务描述,秦淮还以为王大爷要么是根本没吃过双蟹包,所以想坐在黄记里吃一次弥补遗憾。要么是吃过很多次的双蟹包,现在吃不到了,想要找回当年的味道。

没想到他是只吃过一次。

看来双蟹包一定很好吃,才会让王大爷这么多年来都念念不忘。

“具体是什么味道我最近在研究您之前给我的方子,说句实话,单看方子有些看不出来。您还记得那个双蟹包是什么味道吗能和我详细讲讲吗是用新鲜蟹黄做的还是用蟹黄酱做的您是几月吃的”

“一月。”王大爷非常肯定地道,“我的生日是一月初,双蟹包是在生日当天吃的。”

那就是蟹黄酱版的。

“至于具体味道……”王大爷又细细思索起来,他时常怀疑自己有老年痴呆不是没有理由的。王大爷现在年纪大了,记性大不如前,虽然喜欢忆往昔但翻来覆去总是只讲那么几样。

如果有新来的听众想听新的,王大爷会告诉对方他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和这个有点像。”王大爷试图用不是很清楚的记忆,结合当下的蟹黄拌面来详细描述,“就是…蟹黄味很浓,但是又有点淡。”

“很香,一口咬下去能看到馅料油汪汪的,黄色的蟹油的那种油,但是吃起来一点都不油。”

“口感比较醇厚,就像在吃流沙的咸蛋黄,但是比咸蛋黄鲜多了。”

王大爷的形容词算是比较形象的了,秦淮大概理解了一下,应该是用没有添加太多香辛料且勾芡过的蟹黄酱,制作馅料时像今天这样重新编炒出油,做出来的双蟹包。

不对呀,郑思源不知道用新鲜蟹黄做双蟹包的方子,但是蟹黄酱的方子肯定是不会错的。除非郑达学错了,或者自己偷偷把方子改了,但是又有黄胜利佐证,郑达就算改了方子也不可能瞒过黄胜利。

郑思源那边蟹黄酱的方子是,加很多香辛料让味道变得非常浓烈且复杂。王大爷这边给出的食评是,蟹黄味很浓,但是同时又有点淡,说明味道并不浓烈辅料也并不复杂。

两个人的说法是相悖的。

秦淮认真看了几眼王根生,他相信王大爷一定不会说谎,除非是他记差了,但是王根生的记性也不至于差到这种程度。

可是郑思源也没有必要骗他。

郑达也没有理由骗郑思源。

秦淮心里有了答案。

郑思源说的是真的王根生说的也是真的,只不过王根生当年吃的双蟹包根本就不是井师傅做的,制作双蟹包的另有其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做双蟹包的思路就不能按照郑思源的思路来了。得按照王根生的思路来,他才是支线任务的发布者,也是双蟹包的品尝者,得满足他的需求。

秦淮没想到,刷王根生的好感度还刷出了意外之喜,要是没有今天的对话,他得走多少弯路啊。

“真是太谢谢您了王大爷。”秦淮笑着道,声音里充满了感激,且这份感激不是作假,“您最近下午有空吗”

“啊”已经嘴里重新塞了一口面条的王根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舔了舔嘴角的蟹黄,把面条吞咽下肚,“有有有,随时都有空。”

“你王大爷我现在退休了,有的就是时间!”

“那就要麻烦王大爷您每天下午过来试吃蟹黄酱了,我打算先做蟹黄酱,等蟹黄酱对了再做双蟹包。”

“今天的蟹黄拌面还合您的胃口吗如果合胃口的话,每天等您试吃完蟹黄酱,我就再给您做一份蟹黄拌面,省得您专门来一趟只能尝酱。”

一生清廉正直的王根生哪经受得了这种诱惑,笑得嘴角都快裂到耳后根了,道:“这怎么好意思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这成连吃带拿的了。”

“应该的。”

王根生只想再呲溜一口面条,这种感觉太快乐了,快乐得他想再来一碗蟹黄拌面。

“那大爷就不客气了。”王根生乐呵呵地道,继续快乐吃面。

秦淮也从王根生身边悄然离去,看了一眼正在一边吃面,一边窃窃私语,私下交流的罗君和陈惠红,走到郑思源身边诉说他刚刚的发现。

当然,不能直接说,得编个新理由。

编理由秦淮最擅长了,自从游戏系统激活后,秦淮最擅长的就是张口就来。

“今天的蟹黄拌面怎么样”秦淮问。

郑思源碗里的面已经快见底了,淡淡道:“挺不错的。”

“不过我更爱吃鸡汤面。”

“明天早上做,你有没有发现,以现在的原材料和技术,已经可以让蟹黄酱和新鲜蟹黄没有太大区别了。不需要加太多的佐料,也可以以长时间保留蟹黄的风味,只要原材料够好,成本够高就行。”秦淮开始暗示。

郑思源果然顺着秦淮的暗示往下说:“是这样的,所以我刚才一直在思考我下午的双蟹包做的不成功,是不是因为我太爱追求重料了,以至于脱离点心馅料应有的调味。”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淮一副我就知道兄弟你懂我的表情,“蟹黄酱版的双蟹包是正常双蟹包的衍生,是因为蟹黄没有办法长期获得而不得不采用的制作方法。”

“当年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有了。我在想蟹黄酱版的双蟹包能不能不用重料,采用原版的制作思路,尽可能的减少调味料和辅料的使用,越精简越好,越突出本味越好。”

郑思源惊了。

纵然他已经非常违反祖宗的决定,但是他没想到还能这么违反。

郑思源沉默了三十几秒,才不是很确定地问:“可以吗”

“试试呗,反正有这么多蟹黄酱,不试白不试。你之前不是说这款的蟹黄酱量大管饱吗成本高就成本高,没事的,大不了以后晚上云中食堂加一道面点,蟹黄拌面。”

“随随便便卖个168、188一份不就回本了嘛。”

郑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