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来人想要生意兴隆,她就给人推荐蜡烛高香……
那话说得一套一套的,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不知道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秦兰花要是知道婆婆心里这么想她,铁定会告诉她,她这几次去焦桥村进香纸,那村里上到村长,下到老人小孩,一个个都能说会道很……
那嘴皮子溜的,不然,她也不会一口气拉回五车香纸。
天色越来越亮,东边的天际,厚厚的云层中,竟现出明亮的霞光来。
今晨天色不算好,这缕霞光出来,一众人的心,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来买香纸的客人们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太阳露了出来,阳光普照大地。
甜汤这会儿也早熬好了,红褐色甜汤在锅中翻滚,香甜味儿四散开来。
行人们多是赶着往山上烧香,大陈氏的麻花卖的也不错,一些人会选择买串麻花和香纸一起带上山去,盼着麻花沾沾香火味,能给吃它的人,带来些好福运。
而下山的香客们,则更加步履匆匆,径直就往不远处的戏台而去。
陈秋莲看着往来的人群,再瞅瞅无人问津的甜汤,不禁有些着急。
突然、梆子声响起,紧跟着,铜锣声也响起。
一众人往发声处望过去,就见不远处平整过的荒地里,高高的戏台上,蓝色幕布随着锣鼓声,正缓缓拉开。
是庙戏开场了。
戏台前,人群聚集,人头攒动。
梁青娥见陈秋莲显见的有些急躁,忙开口劝慰道:“莫急,等太阳一晒,人出汗多了,甜汤就好卖了。”
陈秋莲闻言,只得勉强稳下心神。
熬好的甜汤倒进陶盆里,开始熬煮下一锅甜汤。
林老虎套上牛车,带上木桶和带来的盆罐,往附近村子负责拉水。
日头很快升高,果如梁青娥说的,甜汤终于开了张。
一碗甜汤三个铜子,里面有蛋花、有枣片、还有红糖。
口感润润滑滑又香甜,很得大姑娘小媳妇们喜爱。
一大盆甜汤卖完后,泥炉上的一锅甜汤、恰好熬好。
香客们从山上下来,更是热累的满头大汗,一碗甜汤解暑又补水,果然天儿越热,甜汤卖的越好。
林老虎更是一刻不停歇,一直往返于庙会和附近村子拉运水。
及至晌午,买香纸的香客越来越少,陈秋莲的甜汤铺子,人流却越来越多。
晌午时分,庙戏也落了幕。
听戏的这些人一部分选择直接回家,一部分人蜂拥着往山脚下鳞次栉比的摊铺而来。
下晌还有一场大戏,他们得赶紧填饱肚子,好占个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