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东北过年时那是相当的有年味儿,那时进了腊月人们有的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本来冬天就没什么事,筹备过年那就是活儿了。
除了买年货,做新衣服,包粘豆包那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粘豆包是东北人冬天的主食,用糯米面,大黄米面和面,把红豆煮熟,捣成泥状,在包起来蒸熟。热腾腾的粘豆包蘸红糖那是又香又甜,条件好的人家蘸的是白糖,那更是甜啊。
屯里里包粘豆包都是包够吃一冬天的,这样的工作量当然一家人是完成不了的,这时屯里人就来帮忙,一群妇女围在一起一边包粘豆包,一边扯家常好不热闹,年味十足。
包好的豆包在外面冻上一夜,然后放在大水缸里,这是天然的冰箱,也就够吃一冬的了。
话说这天王东升家要包粘豆包,妇女们约好了一大早就来到了他家,王东升媳妇把准备好的糯米面和红豆馅端上来,这帮人熟练地干起活来,天黑之前准能包完。
下午的时候活基本上完事了,王东升做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大家一顿。大家都走了王东升两口子就把包好的粘豆包普信在盖帘上,放到院子里冻上,一宿就能冻得邦邦硬。
等两口子忙完了已经九点多了,王东升媳妇说:“明早早点起来把豆包装缸里,怕这豆鼠子黄皮子来祸害。”
王东升躺在炕上,也是累了一天了,没精打采地说:“没事啊,就这一宿。明早就放缸里。”说完不大功夫就睡着了。
王东升媳妇也躺下了,可能是心里有事睡不实,刚迷糊不一会儿就感觉院里有动静,仔细听了听又没了。估计这是晚上遛弯的猫,也就没在意,渐渐的就睡沉了,直到第二天一早。
王东升媳妇起的早,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还是惦记晾在院子里的粘豆包啊。
打开房门往院子里一瞅,齐刷刷的粘豆包摆在盖帘上,已经冻透了,等王东升起来把它们装进缸里就算完事了。
这时她发现地上有几块粘豆包的碎屑,再仔细一看,原来一个盖帘上少了两个粘豆包。不用说,这一定是豆鼠子干的,昨晚偷吃粘豆包来了!
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啊,气得把王东升喊起来。王东升迷迷糊糊地来到院子里一看也知道是耗子干的,劝媳妇说:“没啥事,不就是少俩粘豆包吗,你看我怎么收拾它们。”
到了晚上王东升从缸里取出两个粘豆包,用锤子砸碎,然后把耗子药塞到了粘豆包的红豆馅里。对媳妇说:“今晚它们还得来,这俩就是给它们准备的!”说完把粘豆包就放到了院子里的小桌子上,回到屋后对自己的聪明还感觉十分满意,心里想着明早等着看戏。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王东升媳妇被李二嫂叫去帮忙,也是包粘豆包,这忙得帮啊,没吃早饭就过去了。剩下王东升和他儿子,王东升炖的酸菜汤,让儿子去缸里捡几个粘豆包来,准备蒸了就着酸菜汤吃。
他儿子不大功夫拿了四个粘豆包,王东升放到大锅里蒸透,爷俩吃了早饭。
可不大功夫王东升他儿子就说肚子疼,紧接着浑身发冷出虚汗,不一会儿就开始吐白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