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其他类型 > 闲聊东北邪乎事 > 第91章 千里报丧

第91章 千里报丧(1 / 2)

村里的陈奶奶是年轻时一家闯关东从河南来到东北在二道沟落户的,到二道沟时两口子除了一个担子和两个儿子之外什么也没有,是村民们帮着盖的房子,你家拿个盆,他家给个柜子,就这样算是在二道沟安家了。

陈奶奶一家体会到了东北人的热情,也回馈给村民他们的朴实,自从在这里安家后,村里谁家有事陈奶奶两口子都是不遗余力地帮忙,平时左右邻居关系处的非常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也许他们真把二道沟人当成了亲人,毕竟在他们走投无路时是这里的村民接纳了他们。他们从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关里人,逐渐变成了满嘴大碴子味儿的东北人。

后来他们在这里又生了个女儿,起名叫福生,虽然这个名字有点像男孩的名字,但寓意好,意思是在有福之地出生。

可好景不长,后来小日本鬼子就来了二道沟这里,到处抓劳力给他们修炮楼,陈爷爷和他家大儿子被抓去了,不知道拉到哪里了。陈奶奶当时带着小儿子和闺女福生去镇上买东西才躲过一劫。

此后再没有陈爷爷和大儿子的消息了,陈奶奶自己带着小儿子和闺女艰难地生活着,当时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都很难,但大家依然没有不管这娘三个,还是把她们当做亲人一样对待。

后来陈奶奶的小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抗联,得知抗联是打鬼子,替老百姓当家的组织,随即就和陈奶奶说要去参加抗联。陈奶奶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深知国仇家恨,就让小儿子跟着抗联打鬼子去了。

这一去也是杳无音讯,直到解放后经当地政府的帮助查找,才知道小儿子在一次反鬼子围剿时牺牲在白山黑水之中。小儿子早已被封烈士,只是找不到亲属,只知道叫陈福山。陈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没有惊天悲地的难受,是因为她知道她的小儿子是把自己的热血撒在了接受他,养育他的土地上。

找到陈奶奶后政府要给她烈士亲属待遇,可陈奶奶坚持不要,她说现在国家给她的一切就已经足够了。

后来陈奶奶的闺女陈福生去县里的学校念书去了。在高中认识一个男同学,后来才知道这个男同学的老家和她都是河南的,解放前跟着父母来东北做生意。

后来两个孩子逐渐产生了感情,男同学的父母很认可陈福生这个女孩,人品正,思想前卫,而且人还漂亮。高中毕业后男同学的父母就到陈奶奶家提亲,并没有因为两家家境的差距而嫌弃陈奶奶一家。

后来两个孩子了结婚,继承了父母的生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但一次生意上的失败,丈夫一家不得不回河南老家,想让陈奶奶一起跟着回老家。陈福生也劝过自己的娘,可陈奶奶说什么也不去,要在这里等陈爷爷和他的大儿子回来,自己要是走了他们就找不到家了。

没办法陈福生只能和丈夫回了河南,偶尔能来东北看看陈奶奶。

一晃三十来年过去了,陈福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女人了。这些年多少次劝陈奶奶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但陈奶奶一直坚持就在二道沟,想是也舍不得这片土地和这里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