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的九月,依旧日头高晒。
让人燥热。
但在九州大厦地下实验室,温度却让人舒适。
陆渊早上处理完集团事务,中午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实验室。
因为今天的原子堆叠机原型机实验,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虽然他把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洛书,
但还是有些不放心,
毕竟这关乎着他未来的安全保障。
在之前,根据洛书的计算,原子堆叠机的研发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但昨天,林夏雨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
竟然能够满足原子堆叠的苛刻要求,
这让陆渊惊喜不已,
并将其命名为“幽灵纤维”。
这种幽灵纤维,
核心成分是狄拉克锥晶体和拓扑绝缘体包裹层。
简单来说,狄拉克锥晶体就像一根超级高速公路,
可以让电子跑得飞快,几乎没有阻力;
而拓扑绝缘体包裹层,则像一个全天候的保安,
可以保证电子乖乖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去。
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
就可以实现100%的电子迁移率,
也就是说,电子可以在材料中畅通无阻地流动。
更神奇的是,这种材料的表面态电子,
还会形成一个闭合的莫比乌斯环,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过山车轨道,
可以让电磁波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播,从而实现单向电磁屏蔽的效果。
而拓扑绝缘体包裹层,则利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在材料边缘形成一条永久的电流通道,
就像一条永不熄灭的灯带,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能量。
现在,实验的关键时刻,就是如何解决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堆叠问题。
一旦堆叠成功,
这些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将远超普通物质,
甚至接近宇宙基本力之一的强核力。
原子堆叠的难度在哪?
把原子堆叠想象成搭积木,
普通的积木之间是用胶水粘合的,
结合力很弱,很容易散架;
而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堆叠,
就像是用磁铁把积木吸在一起,
结合力非常强,很难分开。
这样的材料,可以无限延展且无疲劳极限,
就像橡皮泥一样,可以随意拉伸,而且永远不会断裂;
它还能瞬间吸收并转化任何外力为自身形变能量,
就像一个超级弹簧,可以吸收任何冲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形变。
这种神奇的材料,
被陆渊命名为“天工飞线”。
要不是上一世洛书进入三阶段,
验证了这些材料的实现方式,
陆渊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这些看似科幻的东西,竟然真的可以实现。
是的,天工飞线,可切万物,无论多么坚硬的物体,
在它面前都如同豆腐一般;
天工飞线,也可织万物,
可以将任何东西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陆渊这里,
这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终极保命底牌。
防弹?
太弱了!
他要的是防原子弹!
是的,用天工飞线做成的战甲,可以防原子弹。
天工飞线的最终成品,
将满足普朗克尺度编织,这是一种超越想象的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