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三卷终(2 / 2)

受汉文帝的影响,她也确实很节俭,刘恒衣服总是缝缝补补,那都是窦漪房做的。

而且即便后来眼睛看不到了,窦漪房仍然坚持采桑养蚕,以身作则。

另外,她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刘恒忙完朝政后,不用每天操心这些乱七八糟的后宫争宠事宜,这都是窦漪房的功劳。

但她有着天生性格上的缺陷,而且很小女人气,记仇又护短。

她从小就不喜欢大儿子刘启,偏心小儿子刘武,每次赏赐刘武的金银都数不胜数,还纵容刘武在封地内大兴土木。

正是因为备受宠爱,刘武才愈发嚣张跋扈,最后兄弟二人闹得不欢而散。

她还鼓动刘启册立刘武为皇太弟,将刘武的野心不断放大。

后来刘武死后,她还绝食大闹,在公共场合大骂刘启,说是刘启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最后搞得刘启也郁郁而终。

另外,她还公报私仇冤杀郅都,在朝中大肆提拔亲戚,暗害周亚夫、挑拨周亚夫和汉景帝的关系,发动政变废除了武帝前期的新政,将和新政有关的人员全部杀害,这其中不乏许多忠臣良将。

总结来说,她是个功过参半的人物,而且是属于过大于功的那种。

3、其实本卷中一直暗藏着三条矛盾线,大家仔细看就能发现。

这三条矛盾线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矛盾线,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

一是刘恒和群臣之间的矛盾线,主要体现了刘恒的成长过程,刘恒从傀儡、到打平、再到彻底控制群臣,这是一条很明显的矛盾线,一直贯穿本卷始终。

二是刘恒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齐、吴两个诸侯国。

齐国、吴国和刘恒都是有深仇大恨的,一个是出力最多没坐上皇位,最后被一分为七;一个是死了儿子又被疯狂压制,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其实这条矛盾线贯穿整个封建史,实质上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越积越大,早晚都要解决。

三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矛盾线,历史上文帝一朝,和匈奴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大规模的主要有文中介绍的四个,其他小规模的加起来得有万余次。

刘恒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就是为了休养生息,为儿孙做准备。

汉朝和匈奴之间打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虽然都是防守战,但打的都很精彩。

像公元前166年那一次,匈奴大军几乎打到了长安附近,但汉文帝应对的非常周密,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一点都不慌,要换成北宋的二帝,那直接就被掳走了。

另外,汉文帝也是有不少武功的,人家就要文帝,不代表人家武功差。

像刘邦时期丢失的云中郡,就是刘恒派魏尚收回来的,这云中郡非常关键,是遏制匈奴人南下的咽喉,为卫青霍去病北出反击匈奴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汉文帝时期大片的养马,招百姓大量前往边境屯田,休养生息大规模发展生产,这都为武帝打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帝得好好谢谢爷爷。

本卷就是围绕着这三条矛盾线展开的,刘恒登基这27年就一直在忙这些事情。

4、主角为什么不一直留在朝中啊?一直在朝中辅佐多好啊。

答:封建社会比较迷信,长生这个秘密还是不暴露比较好,不然到时候人人都追求长生,那这社会可就麻烦了。

正是受前面始皇帝的影响,汉朝中前期的皇帝普遍都不追求长生,活的比较洒脱。

而且长生只会被人当做异类,若遇到一个敏感多疑的皇帝,很有可能被除掉。

而且女主年纪也大了,主角在朝中干了40多年,也确实累了,也该下野下去歇两年了,但后面还会回来的。

对于回朝政主角是留了后手的,像程不识、贾谊等等,他们都会成为主角回朝后的后手,帮助主角快速的进入朝政中心。

5、主角改变的历史太少,许多遗憾还存在,文章不够爽。

答:本书几乎所有的章节都是相对压抑的,因为我写的是历史遗憾文,要贯穿整个历史,见证封建社会的兴衰,这本来就是一个压抑的文章。

当然也是有爽点的,像后面武帝一朝的战争、主角压制刘彻避免巫蛊之祸等等。

要知道,主角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即便知道历史能改变的也是有限的,历史具有自我修补性,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巧合出现了。

主角不是易小川,不是说想改就改,不想改的就不改,主要是有些事情他很难改。

像邓通,在刘启的视角里,他就是一个非常谄媚的奸臣,甚至还逼着自己给父皇吸脓,你说刘启能饶了他吗?

再比如周亚夫,他天生就这个性格,桀骜不驯,历史上也有那么多人劝他,但他就是不听,还是一意孤行,最后落了个饿死的下场,就他这性格,谁来也不管用啊!

但其实本书改变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其中的细节,许多地方我都做了改变,弥补了很多历史的遗憾。

6、主角为什么不要孩子?

答:因为长生者要孩子会有很多的麻烦,之后的后代关系都不好论,而且主角一直在隐瞒长生的事情,长生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而且主角没有后代,也是文景二帝如此信任的重要原因,没孩子嘛,即便有野心也不会做出什么事情,毕竟没有后代传。

大的问题就这几个,小的问题呢,我都在评论一一回大家了,我每天都会及时看评论的,大家放心。

我平时那打字比较快,文中可能会有一些错字,欢迎大家指出来,我看到就会第一时间改正,谢谢大家!

其实这一卷呢,也是做了不少删减的,一开始我打算写160章,但是太拖沓,我又精细了一下删了不少,最后定格到115章。

我会尽量保证大家的阅读体验,大家的支持就是对云生最好的感谢。

另外,我想再和大家聊聊一些题外话。

最近有许多影视作品让人好笑,什么将王子送去和亲;寡妇有亿两白银,没有她的钱粮资助秦始皇统一六国;李建成有女儿,还想为父报仇,和李世民玄武门对掏。

最近不知又从哪冒出来的,说她要是吕雉,就把刘邦做成“人彘”,更有甚者,甚至说吕雉可以在刘邦死后鞭尸雪恨。

有时候真觉得好笑啊,我写这本书目的,也是让大家对历史有个真实的判断,刘邦作为一位七年统一全国的帝王,彻底巩固了中国大一统,是一位完全的实权皇帝,即便是快死的时候,依旧没有人敢挑战刘邦的威严,居然有人能说出这种话来。

吕雉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刘邦,你看看刘邦活着的时候,她敢有任何不敬吗?刘邦说换太子都把她吓得要命,天天跑到刘邦面前去哭。

更别说刘邦死后,吕雉将他鞭尸泄愤了,要真是这样的话,怕是开国功臣和刘姓宗亲马上起来反了吕雉,将他赶下台了。

说这么多,还是想告诉大家,理性看待历史,别被任何人带偏了。

好了,这一卷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回顾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