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尽快,把匈奴人从汉朝的领地上驱赶出去。
但是匈奴骑兵速度极快,进军、撤军都比大汉的速度快得多,汉军难以做出有效应对。
十几万大军的交战,每一次正面交战的损失都是巨大的,如果有机会,苏云还是想避免正面冲突。
苏云还是决定试探性进攻一下,再想想有没有破敌之法。
苏云将大军分成了四支,李尚、令勉、苏意三人各领一支,从三个方向朝着上郡包抄,最后一支由李广率领,负责策应其他三人。
三路大军还能打打配合,避免被匈奴正面冲击一举吃下。
毕竟刚刚来到,对前线不是很熟悉,苏云还是相对谨慎了一些。
———————————————
匈奴军中,军臣单于极为信任中行悦,把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苏云任汉军大将军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匈奴人手中,中行悦为了应对苏云,也将匈奴作战方略调整了一番。
汉军三路大军进攻上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匈奴人军中。
中行悦很快想到了应对之法,他干脆直接放弃了上郡,集中十万大军深入北地;
其余人马由军臣单于率领,后撤到河套一带。
等苏云反应过来时,急忙调拨大军去救北地郡,但中行悦不和汉军正面交战,直接带兵回撤。
等苏云带着大军赶到北地郡时,中行悦早就率领匈奴大军撤走了,只留下了一个被洗劫一空的北地郡。
河套一带的军臣单于看准了机会,趁机出兵配合中行悦,又重新占据了上郡。
就这样,汉军不仅没能收回上郡,反而被劫掠去了北地的许多物资,做到了亏损最大化。
中行悦作为汉人,对汉军的打法极为熟悉,汉军在他手上很难占到便宜。
虽然这一仗损失不小,但苏云收获了不少信息,已经想到了破敌之法。
———————————————
入夜。
圆月如钩,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地照亮军中每个角落。
普通的士兵没那么大的家国荣誉感,战争的输赢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只知道这两天要上战场,因此都在及时行乐。
有些人激情很高,一直在聊战争,说自己杀了几个匈奴人;
有些人则围在一起,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幻想着有一天回家的场面;
有些人害怕和匈奴人交战,情绪低落。
和外面军中的嘈杂声形成鲜明对比,苏云的中军大帐周围静得可怕。
苏云想要安静的氛围用以思考,于是支走了自己帐外守营的士兵。
安全问题不用考虑,以自己现在的内功功力,有人靠近营帐,自己是能听到脚步声的,会有所反应;
更别说没有百十个人近不得自己身,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苏云依在桌子旁,思考着自己计策中的关键一人。
阵阵的脚步声突然出现,打破了大帐周围的宁静。
那脚步声极为沉重,来人似乎在营帐外徘徊了许久,直到下了某种决心后,帐外才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