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坐在椅子上瞧着许平的回信,信中说他已经到了滑州,用孟昭给的方子试验了许多遍,木薯的出粉率确实远远大于土豆,不过与孟昭预料不同是,当地其实是有一批以木薯为食的人,并非是人们眼里完全的毒物。
孟昭也能理解,毕竟她看的县志已经有些年头,逐渐有人发现了木薯的食用办法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因为这东西曾经害了不少人,即便许多人说这东西能吃,大部分人还是敬而远之,木薯在当地依旧是卖不上价的东西。
许平此时已经开始在当地开始筹备淀粉作坊,同时还让人捎带了许多成品过来,孟昭伸手摸了摸,对比土豆淀粉来说,木薯淀粉的手感更加轻盈松软,颗粒也会更大一些,而且粘性较低,不怎么沾手。
经过剥皮,去芯,清洗,粉碎,滤渣,多次浸泡沉淀,晒干的木薯淀粉,已经逐渐去除了生木薯的毒性,只要最后完成煮熟的步骤,就不会造成中毒。
“青青,去给我取几个小碗过来。”孟昭起身,对着屋外喊道,随后又取了几样水果过来。
将木薯粉、糖和清水以5:2:9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小碗中加入喜欢吃的东西,比如各类果子,果酱,红枣,桂花等等,再倒入混合好的面浆,放在锅中蒸熟,便做成了一份晶莹剔透的水晶钵仔糕。
同时木薯淀粉也能用来制作多种小吃,例如果冻,布丁,珍珠等等,有了木薯淀粉,茗香楼的茶点单子又加长了不少。
尤其是到了夏天,孟昭将上一年挖好的冰窖打开,取出存冰,作了许多新品,什么冰酪、酥山,酸梅汤,雪泡水,冰雪冷元子,价格不便宜却销路极好。
因为茶楼只许女子进入,还有不少男子专门请人去楼里代买。
生意如此火爆,孟昭忍不住埋怨自己,早知道就多存些冰了。
等到了八月,天气逐渐转凉,孟昭便开始收拾起东西,“爹,娘,等我先到京城,把宅院置办好,你们也快些过来,今年,咱们就在京城过年。”
孟大山点了点头,“成,你安置好之后,赶紧传信回来,我们找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