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器械改良(2 / 2)

在改良云梯的过程中,工匠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确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达到最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局防护装置和推进器等。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不断地讨论、实验和改进,逐一克服了这些难题。

经过连续数日的奋战,改良后的云梯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它高高地矗立在空地上,犹如一座钢铁巨人,散发着强大的威慑力。嬴政再次来到云梯旁,他抬头仰望,眼中透露出对未来战斗的信心。“这些改良后的器械,凝聚着古代与现代的智慧,它们将成为我们军队的得力助手,助我们在战场上披荆斩棘。”嬴政的话语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紧接着,工匠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攻城锤的改良工作中。传统攻城锤由人力挥动,效率低且危险。如今,他们为攻城锤安装了液压驱动装置,瞬间让攻城锤的撞击力量和速度大幅提升。改良后的攻城锤,液压驱动能产生100吨的撞击力,撞击速度可达每秒10米。一位工程师兴奋地调试着新装置,说道:“这一下,城门再坚固也扛不住咱们这攻城锤的冲击!”同时,团队还为其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它能依据城门位置和结构自动调整撞击角度,角度调整精度可达0.1度,极大提高了攻击精准度。制造锤身时,选用了高强度、耐冲击的新型合金材料,让攻城锤更加耐用。

改良弩炮时,工匠们利用现代材料科学,将弩炮的弓臂换成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幅提升了弹性和储能能力,射程和威力都得到显着增加。改良后的弩炮,射程从原来的200米提升到800米,能将重达5公斤的弩箭发射出去。年轻的士兵小李好奇地看着新弩炮,科技专家老张笑着介绍:“以前射程短,现在有了这材料,敌人躲多远都能打到!”同时,电子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的安装,让士兵能在0.5秒内快速精准瞄准目标,再加上自动化装填系统,装填时间从原来的30秒缩短到5秒,射击频率大幅提升,大大增强了弩炮的实战能力。

壕桥的改良也在同步进行。工匠们用铝合金制造壕桥,既减轻了重量方便搬运,又保证了足够强度承受士兵和装备重量。改良后的壕桥,长度为15米,宽度为3米,能承重50吨。在壕桥两端安装的自动伸缩连接装置,能在5秒内实现快速搭建和收起,提高了作战效率。为了让壕桥能在复杂地形下自行移动到指定位置,还为其配备了动力驱动系统。负责测试的士兵小王驾驶着改良后的壕桥,轻松跨越了模拟的护城河障碍,兴奋地大喊:“这壕桥,以后再也不怕过不去河了!”

最后,巢车的改良也取得了显着成果。巢车原本是古代的了望车,如今,了望平台升级为全景式高清摄像头,配合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实现了全方位、远距离的实时监控。摄像头分辨率高达8K,能清晰捕捉到10公里外的人员活动。升降装置改为液压驱动后,能在15秒内快速平稳升降20米。先进通讯设备的配备,让巢车能将侦察到的信息以每秒100兆的速度及时准确地传送给指挥中心。情报官小赵试用后赞不绝口:“有了这巢车,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别想逃过咱们的眼睛!”

而此时,在远处的敌军阵营中,也有间谍在暗中关注着嬴政军队的一举一动。他们将看到的改良器械的情况,通过秘密渠道传递给了联合国家的高层。这些国家的军事专家们在得知消息后,也开始紧急商讨应对之策。一场围绕着改良攻城器械的较量,在明处和暗处悄然展开。

嬴政深知,这些改良后的攻城器械只是他应对各国威胁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坚信,只要他和他的团队团结一致,充分发挥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向着和平的目标继续前进。而这些凝聚着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改良器械,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究竟会发挥怎样的关键作用,嬴政又能否凭借它们成功化解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在后续的战斗中,这些改良后的攻城器械将逐一亮相,发挥各自的威力,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