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话进来的,李逸自然知道是谁。
那正是杨继盛之子杨云清,也是这剧的另一位男主角。
早在甄兆人带回来的人中,李逸便认出了对方,知道他中了康画的毒,受康画控制。
李逸在解决了康画的问题后,便已经让她帮对方解了毒。
杨云清是武当莫大先生的徒弟,他是知道终极魔功的部分消息的。
李逸之前所说也是想引出杨云清,看能从他口中问出一些终极魔功的信息。
此时,杨云清跳出来,正合李逸心意,于是便问:“那麻烦杨公子为我们解惑。”
杨云清自然也是认得李逸的,毕竟他身为朝中杨大将军的公子,自然认得。
杨云清连忙先李逸行了个礼,然后凝重地说:“相传这个终极魔功乃商朝纣王年间,商朝太师闻仲所创立的一门魔功。当时他跟姜子牙在绝龙岭决斗的时候,大战三天三夜,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山头都被削平了三尺。由于这种武功杀伤力太大,被人称之为终极魔功。终极魔功,据我所知道的,有个特色,那就是可以压缩功力。魔功的一掌,就形同人的十掌、二十掌、三十掌。只要终极魔功一发功,纵横十丈,人畜无一幸免。所以这种魔功,最适合用来以一敌百。据我所得知的,当年姜子牙为了助周朝取得天下,请了九天玄女来助阵,最后还借了李天王的日月神剑,才能够把闻太师杀掉。传言虽然神奇,但并非没有根据,我师傅那就有书籍介绍了这一段。”
众人听了后,都是面面相觑,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了。
“那终极魔功不是无敌了吗?”谢银娇的伙计听了杨云清这一番话后,不由喃喃地说。
“不是无敌,杨公子刚才不是说当年练了终极魔功的闻太师都被姜子牙给杀败了吗!”小桃担忧地望了一眼甄兆人,略带鼓励地反驳起来。
小桃不开口还好,她一开口,之前一直看她不顺的谢银娇对她更是不满,加上她本就是帮亲不帮理的人,见自己伙计被小桃怼了,她自然是不客气了。
之前因李逸而低调起来的谢银娇,再因为某些小心思(就是不想甄兆人离开,更想他和自己隐居起来),顿时活跃起来,直接怼着小桃道:“那是姜子牙请来了九天玄女,加上借了李天王的日月神剑,才杀得了那什么闻太师,现在要帮手又没,要神兵也是没有,怎么才能打得赢严世蕃那恶贼?”
小桃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借口反驳谢银娇,只能独自在旁干焦急。
倒是一旁的杨云清,为人正直,完全看不出这是两个女人间的战斗,贸贸然便插话进去。
“两位姑娘并不需顾虑,据我所知,这终极魔功是有弱点的。可惜当年我看到这段记载时,只是把它当成古人的胡编乱造,所以并没有记全,不过只要找到我师傅他老人家,他定然知道其中的内幕。”
杨云清一说完,就把谢银娇气得马上就想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可又要保持自己淑女的形象,让甄兆人有个好印象,只能强作欢颜。
实际上她已经对杨云清怎么看都是那么不顺眼。
这些都让李逸一众在旁看得直摇头,就差忍不住要笑起来了,特别是陈小双,还是李逸上了手段才让她忍住。
李逸见没能更加了解终极魔功后,也不再纠缠这方面的信息了。
但和甄兆人,也没过多说严世蕃的事情。
毕竟,这时候的甄兆人还没有要和严世蕃彻底翻脸,此时的甄兆人只是一心想要逃避,隐藏起来。
当然,李逸也没继续赶路的意思,决定在此休息一晚。
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逸一众也继续赶路。
行进了一段时间后,杨小楼来到李逸身旁,悄声问道:“殿下,我们现在是否要转方向?”
听到杨小楼的询问,李逸想了想后,回道:“嗯,转向吧!你去安排,我们化整为零,分开行进。”
半日后,之前还是一大队人马的李逸,如今只是带着杨小楼、陈小双和康画三女在身边。
原来,在杭州之时,戚继光他们剿灭金直时,从金直书房处得到书信,知道了杭州处还有两股倭寇势力。
其中有一股倭寇首领是毛海峰,当时李逸知道后,还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之后,李逸收到一封信,他才恍然过来。
信是陆绎寄给他的,是为求援。
不过,他并不是为自己求援。
而是为袁今夏求的援兵。
并且还是让李逸想办法留在杭州援助袁今夏,这实在让李逸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
直到后面来了圣旨,再有他的人手传来的消息,结合李逸知道剧情,这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朝中得知金直居然被戚继光给灭了,顺便还把扬州和杭州这一面的那股倭寇给灭,并且还得知赵文华和九公主的罹难。
得知这一消息,加上有心人的透露,朝中各个大臣都纷纷上书称赞嘉靖神机妙算,拥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睿智。
完全把九公主这个主要牺牲者忘记了。
更不要说赵文华这个死得不声不响,没有半点水花的人物。
唯一为赵文华的死忧虑的,恐怕只有严家父子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为赵文华的死哀伤和痛心。
他们只是为在杭州没有了自己安插的人手而忧心;为在杭州以后就由戚继光一人独大而忧心;为在杭州以后他们再也插不上手,得不到利益而忧心。
对于赵文华的死,他们完全没放在心上,甚至还在骂着赵文华真是个废物,连监视戚继光的任务都完成不了就死掉,浪费他们一手把他提拔上来的付出。
所以,他们正在忧心忡忡想着亡羊补牢的办法。
最后他们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想办法调走戚继光,当然李逸也是要调走。
对于李逸调走很简单,毕竟李逸的对外说的是护亲队的监军,现在九公主都没了,更别说是护亲队了。
只要推说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就可以让李逸回返京城。
倒是戚继光,反而让他们更为难,毕竟如今戚继光刚刚立了大功,调走他,肯定是要升迁的,不然难以服众。
可让戚继光升迁,更像是刮了他们心头一层肉,肉痛无比,以后更难找到机会牵制戚继光了。
最后无可奈何,他们想出一个勉强让他们满意的办法。
由此,戚继光阶位提了半阶,同时调戚继光到台州,受胡宗宪节制。
而此前一直在台州抗倭的于大勇则被调到杭州驻守,以防备倭寇。
于大勇只能无奈赶赴杭州,却不想,在于大勇赶往杭州途中,又突然来了调令,令于大勇到岑港抗击倭寇。
其实,对于这个调令,于大勇还是满意的。
可调令的另一段话,就让于大勇哀大于喜。
那竟然是让于大勇分兵的调令,让于大勇的部队一部去防守岑港,另一部继续前往杭州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