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商量商量(1 / 2)

星期天,何雨柱去了陈红梅家。

她母亲已经不需要继续吃药,目前病情被压制住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能受凉,有些东西需要忌口,还有就是不能过度操劳。

当然啦,还得注意营养。

注意营养其实就她们家的条件,简直就是一句屁话。别说她们家,就是四九城里边,普通人家也不能说什么我家天天注意营养。

你吃个大碴粥,弄个咸菜疙瘩,你营养个毛线啊。

这个事情,何雨柱既然现在答应和陈红梅处对象,那就得自己提供一些。

比如今天他给了陈红梅一斤肉票,五斤粮票。钱倒是不用给的,有了票,她不去黑市买东西,她们家的钱是够的。

“红梅,你好歹也是初中毕业。怎么街道办一直没有为你解决工作问题?”

现在他骑自行车带着她出来,想给她和阿姨买件衣服。

“雨柱,我们街道上待业青年很多,还有比我们家还不如的。街道上说了,轮到我,最快也得到明年去了。

他们现在能照顾我们的,就是给一些好点的,可以在家干的活安排给我们家。

你也看到了,除了纸壳子,就是缝补衣物。我还专门去跟着人家学了精补,可是学了一些时日呢。

我身上的衣服洗变色了,但是你能看出来补过吗?”

陈红梅的衣服洗褪色了,这个何雨柱是早看见的,可是上衣还真看不出来补过。

精补?何雨柱想起了这个词。

系统奖励过他纺织技术,里边附着一些染色之类的技术,其中就有精补一项。

陈红梅竟然学过这个技术,这让他很意外。

普通棉布衣服,压根不配精补,因为衣服的价值根本配不上精补耗费的人工。打个补丁,多简单的事情,这年头也没有人嫌弃你。

现在这年头,需要精补的,那就是丝绸制品,毛料,呢料,一些好的衣服。

这些衣服动辄大几十块,上百块的,这才需要精补。

而精补的价格,一件衣服少则块把钱,多的按照现在的物价,可能要五六块。

是赚钱的,可惜陈红梅也说了,这样的活是不多的。

大多数时候,周围邻居知道她有这个本事,拿来的衣服给她补,也就是收个一两毛钱。

这个么就是为了没补丁,穿出去风光些。

扯了这些,话题又扯到了医术上边,陈红梅还是想学医。

何雨柱说了,想学医也不是不行,但是还是那句话,给她母亲看病的事情注意别说出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学医的话需要系统的学,中医涉及面广,我空了给你整理一下资料。”

何雨柱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想学好中医不容易。从药材开始,选药,辨药,熟悉药性,到开方子,这个需要时间和实践。

然后就是熟悉脉相,熟悉中医辨证施治的各种理论依据,望闻问切得掌握,这一样需要时间和实践。

她想学,主要就是母亲久病,所以才想学。

今天可是专门给她买衣服的,自然得去买衣服。但是她不要成衣,成衣贵啊!

布料相对来说要便宜些。

布票,这玩意何雨柱多的很,可是陈红梅选的都是最普通的布料。

最后在何雨柱的坚持下,选了好一些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