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部落兴起与伦理觉醒
起初,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类,在享受着火种带来的诸多福祉时,也面临着近亲繁衍所引发的重重困境。那些因父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兄弟姐妹间结合而诞下的后代,身体与智力的缺陷愈发显着。孱弱的身躯难以抵御外界的侵害,迟缓的智力亦无法适应生存的挑战,这使得各个家庭在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家庭中的长辈们目睹此景,心中满是忧虑与困惑,他们虽不解其中深奥的缘由,但本能地意识到这种繁衍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一些家庭开始尝试改变,他们鼓励年轻一代走出家庭的狭小圈子,去结识其他家庭的成员,寻求更为合适的伴侣,以孕育出健康强壮的后代。
随着这种观念的逐渐传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开始学会群居生活,部落的雏形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形成。起初,部落规模较小,仅由几个关系较为亲近的家庭组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的规模如同春日里的繁花,一瓣瓣地舒展、绽放,日益扩大。各个部落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简单却又极为关键的分工体系。
那些身形魁梧、肌肉贲张的强壮者们,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狩猎的重任。他们手持着经过精心打磨、越发锋利的石器,成群结队地踏入那茂密而又充满未知危险的山林深处。每一次狩猎,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们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猎物的踪迹,或如猎豹般敏捷地潜伏靠近,待时机成熟,猛然跃出,手中的石器带着呼呼风声,精准地掷向猎物;或巧妙地设置陷阱,用树枝、藤条编织成隐蔽而致命的罗网,耐心等待着猎物的自投罗网。那一声声雄浑的呼喊,那一次次激烈的搏斗,都是人类在与自然抗争中力量与勇气的彰显。
而妇女和老人,虽体力稍逊,但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细腻的心思,在部落中承担起了采集工作。晨曦微露之时,她们便挎着编织得略显粗糙的藤篮,穿梭于山林与河畔之间。山林里,她们仔细辨认着各种果实、根茎与草药。那红彤彤的野果,饱满多汁,是部落中重要的食物来源;那深埋于地下的根茎,虽不起眼,却富含着维持生命所需的养分;还有那些具有特殊疗效的草药,被她们小心翼翼地采撷,用于治疗部落成员的伤痛与疾病。河畔边,她们采集着鲜嫩的水草,挖掘着河泥中的贝类,为部落的饮食增添了丰富的多样性。
在部落的聚居地,人们开始发挥着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在部落周边搭建起简易的住所。他们四处寻觅粗壮而笔直的树枝,如同构建大厦的栋梁一般,将其深深插入土地之中,以此作为住所的框架支撑。而后,用细长的树枝相互交错编织,形成墙壁的雏形,再密密麻麻地铺上宽大的树叶,层层叠叠,宛如给住所披上了一件厚实的绿色蓑衣,足以遮风挡雨。尽管这些住所简陋而质朴,但却凝聚着人类对舒适与安全的最初追求,是人类在洪荒世界中为自己开辟出的一方温暖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