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成全(1 / 2)

最后贺兰准备的材料还是被江仕春以扩大影响为由拿走了。贺兰后来一想这样也好,如果丑闻只在卫宁一带爆出来,说不定又是一张大被盖过,了无痕迹。

这种丑闻没有那么快发酵出来,所以资料交出去后贺兰便不再关注,开始一心铺在汝辉的发展上面。

那台前苏联食品成型机的加入对汝辉来说如虎添翼,短时间内将汝辉的产能提升了三倍以上,相当程度上打消了贺兰对于产能不足无法按时完成订单的担忧。

而这台机器的功劳不光在提升产能方面,在设计理念上它也给了机械厂罗厂长一些启发。罗厂长在将机器进行过适应性改造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厂里的技术工人一起对机器的运行参数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跟踪记录,同时尝试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贺兰十分乐见其成,不仅为罗厂长一行人安排了食宿,还大方地将一条生产线辟给他们作为“试验田”,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干,出了任何问题她担着。

在她的大力支持下,罗厂长和技术工人在汝辉一耗就是三个月,期间对汝辉的生产线进行了一次小升级和一次大升级,终于赶在端午前后使汝辉的产能稳定在了日产五吨左右。

与此同时机械厂也正式对外宣布,其自研的新一代膨化食品生产线正式面世,无论在性能还是质量方面绝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甚至能够与国际大厂生产的产品相媲美。

作为老主顾,汝辉一次性购买了三条全新生产线用来扩充产能。

罗厂长玩笑般对贺兰说道:“你还要买?你那五层楼的厂房还能装得下吗?”

贺兰一向舍得做初始投资,五层楼装不下她宁愿及时舍弃旧有生产线,也要在第一时间利用新设备将产能扩充到极致。

罗厂长在听闻她准备更新换代后好意说道:“旧设备你卖不卖?卖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络买家。”

贺兰正有此意,于是在罗厂长的撮合下与有意购买二手生产线的人见了一面。买主名叫周耀贤,曾经是火星副食品公司的厂长。

提起火星副食品公司贺兰一无所知,张松年却对这个名字一再长吁短叹。

“二十年前也是一家大厂,红星罐头厂给人当小弟都不配。”想起年轻时的趣事张松年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当时某位新上任的省领导把红星罐头厂和火星副食品公司称为省里的双星,我当时只顾高兴,后来听人说周厂长觉得我们高攀。”

“再后来呢?即使红星做到了首屈一指还是避免不了改制,火星怕是也没得到好下场吧?”贺兰笃定般问道。

“还不如红星。”张松年长叹一声,说道:“红星好歹改制后又风光过一阵,火星连改制都没有,上头直接下令进行国有资产拍卖,什么都没剩下。”

贺兰:“那周耀贤现在买二手设备是准备东山再起?”

张松年:“八九不离十,我这个岁数都能被你返聘,周耀贤今年不过五十出头,理所当然还想再拼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