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要翘(1 / 2)

之后的节目时间里,观众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在汝辉食品厂厂长的带领下从无害化处理车间转到生产车间,又从生产车间转移到办公区域。

一路上贺兰侃侃而谈,对记者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短短一段路程就将汝辉成立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光明牌的纠葛交代得一清二楚。

言语间贺兰特别贴心,顺手帮电视台后期人员将一些不方便展示给观众的内容做了特殊处理。她一边说政府招商引资政策深入人心,一边可惜自己没能有幸参与;前脚夸赞合资企业有担当,不仅愿意继续发展光明这个品牌,就连厂子工人也悉数纳入麾下,后脚又替那些工人感到遗憾,因为绝大多数工人没能在合资企业稳定工作下去,百分之八十左右后来又回到汝辉工作。

关于汝辉食品厂与光明食品厂之间的关系,某些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她总是能脱口而出,经她口这样一解释,电视机前的观众很容易便对那批过期光明牌辣条的源头有了自己的“理解”。

明摆着是某些企业打着张冠李戴的算盘,想要给汝辉扣上一口巨大的黑锅。

节目的最后,贺兰面对镜头说出如下一番恳切的话语。

“我们汝辉本就生存艰难,既没有国企的资源也没有外资的政策扶持,一直以来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为的不过是丰衣足食四个字而已,我相信大部分民营企业创立的初衷都是如此。在这里我想恳请各位同行,不要再相忌相轻了,市场这么大,永远不会缺分一杯羹的人,自相残杀只会拖慢发展的脚步,共同进步才能走得更远、分到更大的蛋糕。”

这一天贺兰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只有节目播出的半小时里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后便又开始被追魂夺命call。

钱丽清从东北打来电话,语气中难掩激动:“好家伙!就算你提前给我打了预防针,看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也没忍住提心吊胆。”

张松年在电话里反复重复一句话:“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把全国人民玩弄于股掌之中。”

远在成都的陈雪华好不容易挤进繁忙的通讯线路,直截了当便说:“我有预感,这期节目会给西南市场带来转机。”

西南地区一直开拓缓慢的市场究竟有没有转机还要等一等才能看出来,其他地区已经成熟的销售市场在节目播出后立即便给出了快速而强烈的反应。

各大经销商纷纷打来电话,一面说着恭喜转危为安的吉祥话,一面增加了订单数量。那些前一天扬言必须要退货的经销商倒是安静,但贺兰怎么可能忘记他们,第二天一上班她便安排了专人与要退货的经销商对接,自己还恶趣味的亲自给两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经销商打去电话。

“对,我是贺兰,昨天咱们通过电话,我来问一下您什么时候比较方便,我们厂的业务员好过去把货拉走。不退了?不能吧,昨天您给我下命令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什么,您说您没说过退货的话?是我理解错了?哎呦那还真是怪可惜的,我还在想库存不足,刚好退了您的货给别人送过去呢。”

将两人狠狠奚落一番,昨天郁结在她胸中的那口闷气才总算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