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如鲠在喉(1 / 2)

贺兰不是没想过金香玉终有一天会远嫁国外,毕竟她的未婚夫是法国大使馆的参赞,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金香玉随他入籍是早晚的事,但她没想到会这么早。

满打满算她和金香玉相识不过才半年的时间,竟然这么快就要各奔东西了吗?

金丝绒在贺兰手下泛出褶皱,她垂下头深呼吸一口,说道:“所以你要移民去法国了?”

“是,最迟不超过两个月,约翰的任期结束我们就走。”

贺兰抬起头,大眼睛眨巴眨巴,百思不得其解道:“他不是一直在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吗?我记得他也说过为了你可以一直留在国内,怎么就突然要走了呢?”

“不是他的缘故,是我。”金香玉抬手轻触贺兰的耳洞,眼神中分明不是离愁别绪,却比离愁别绪还要沉重许多,“是我想要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了。”

“为什么?你在国内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就狠得下心说走就走呢?”贺兰言语间有些无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你在国内难道没有亲人吗?就算没有亲人总还有朋友吧?砂锅居的老板,还有……还有我呢。”

“亲人……有的。”金香玉垂下眼眸,轻声说道:“其实,我有一个儿子。”

贺兰还来不及表示震惊,金香玉便接着说道:“正是因为他,所以我才决定移民的。”

“为了让他也入籍法国?”

“不,是为了远离他,最好这辈子再也不见。”

金香玉格外认真的语气让贺兰刹那间仿佛失去了语言能力,许久都没能组织出一句像样的话来。

“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都要讲缘分,有正缘也有孽缘,正缘就像你和你的母亲,孽缘就像我和我那个所谓的儿子,相见不如不见。”

“我……没听懂。”

“没关系,我说给你听,你就当听个故事。”

金香玉的外公曾是前清王府的贝勒,生性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因此虽然大清朝倒了,但他老人家却在民国时期靠着倒卖古董积攒下了泼天的富贵。

外公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一个排行十一的格格,满人看重姑奶奶,所以外公一直将这个女儿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后来不仅将全数家业都交给了女儿,还在自家伙计里挑了一个老实人给她做赘婿,再后来便有了金香玉。

父母二人情投意合,女主外男主内,在那个年代日子虽然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倒也还算凑合,吃喝不愁还能小有积蓄。

后来解放了,金香玉的父母隐姓埋名从首都来到卫宁,关起门来过起了太太平平的小日子。

一直到金香玉十八岁那年突生变故。他们一家三口因为没有任何固定的经济来源却住着宽敞的四合院,并且吃喝不愁,被有心之人看在眼里拿在了手上。

老两口身经百战没能吐露出什么有用的消息,那些人便先将二老放了回来,只留下金香玉独自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