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内,惨白的日光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宛如一群被困在灯罩里的飞虫,徒劳地挣扎着,洒下的冷光将众人疲惫且焦虑的面容照得格外清晰。空气仿若凝固了一般,沉闷得让人窒息,四周墙壁仿佛在无声地向里挤压,使得这狭小空间愈发局促逼仄。只有纸张偶尔翻动的沙沙声和键盘敲击的哒哒声,交织成一曲单调而压抑的乐章,在这死寂般的氛围里回荡。
窗外,昏黄的路灯在阴霾的雾气中若隐若现,仿若一只只朦胧的睡眼,无力地窥视着这压抑的警局内部。风在街巷间呼啸穿梭,带着深秋的寒意,不时拍打着警局的窗户,发出“砰砰”的声响,仿若一只无形的手,急切地想要闯入,打破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汹涌的局面。
正当大家感到困惑不已,犹如深陷迷宫找不到出口时,张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他的苍蝇,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依旧如饿狼紧盯猎物般,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屏幕的幽光映在他脸上,勾勒出他紧蹙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就在这时,张伟在查看科技创新社成员的网络言论时,手指猛地一顿,随即快速滑动鼠标,眼中闪过一道惊喜的光芒——他发现了一条关键线索。
一名叫赵阳的成员,在某匿名论坛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校园规则合理性的激烈讨论,那些文字如同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宣泄着内心的愤懑。其中多次提及金城大学的宿舍管理规定,言语中充满了不满与怨恨,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他咬牙切齿的模样。而且,张伟仔细比对后,心跳不禁加速,赵阳的一些用词和语气,与之前发现的煽动舆论、意图搅乱校园的匿名帖子极为相似,就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队长,快来看看!”张伟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打破了警局内的死寂,“我找到一个可疑人物,这个赵阳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他的脸颊因兴奋而微微泛红,眼睛亮得吓人,仿佛已经看到案件即将水落石出。
众人听闻,瞬间像被触发的弹簧,迅速围拢过来。椅子在地面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脚步声杂乱却又急促,大家的脸上满是期待与急切。林锋拨开人群,几步跨到电脑前,高大的身影遮住了部分光线,他微微俯下身,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着那些帖子。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愈发凝重,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云密布,双唇不自觉地紧抿成一条线,额头上的青筋也微微凸起,仿佛内心正有一股怒火在燃烧。
“立刻调查赵阳的背景资料,”林锋直起身,要求调查赵阳的背景资料,“包括他的网络言论、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在校人际关系,看看他与宿管、值周学生有没有直接冲突。动作要快,不能给凶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命令下达后,警局内顿时忙碌起来,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键盘敲击声愈发急促,警员们的身影在各个办公桌之间穿梭,如同一群忙碌的工蚁。
负责调查家庭情况的警员迅速拨通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在简短而急切的沟通后,开始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只见他眉头紧锁,耳朵紧紧贴着听筒,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舞动,记录的字迹虽因匆忙而略显潦草,但每一个笔画都透着专注与急切。此时,窗外的风愈发猛烈,吹得窗帘呼呼作响,似在为他紧张的工作增添几分紧迫感。为了听得更清楚,他甚至微微侧身,将听筒紧紧压在耳朵上,另一只手还不时地在空中比划着,似乎在跟对方强调重点。
查询学习成绩的警员则登入学校教务系统,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数据。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与电脑屏幕融为一体,眼睛瞪得像铜铃,一眨不眨地盯着不断滚动的成绩页面,嘴里还不时念念有词,似乎在与系统中的数据“对话”,催促它们快点显示出关键信息。桌上的台灯随着风的吹拂微微摇晃,灯光忽明忽暗,仿若在这紧张的时刻也变得忐忑不安。突然,系统似乎出现了卡顿,页面加载缓慢,他心急如焚,不停地点击刷新按钮,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无奈。